健康養身★長期自律神經失調 慢性病癌症恐纏身

長期自律神經失調 慢性病癌症恐纏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你常失眠、肩頸痠痛,超過一星期以上嗎?小心是自律神經失調了!根據醫師診間觀察發現,高達9成上班族患有自律神經失調,症狀不乏失眠、肌肉痠痛、便祕、易疲勞等,長期自律神經失調可能導致免疫功能變差,包括罹患心血管疾病、慢性病,甚至癌症的機率都會大增。

開業身心科主治醫師張立人指出,臨床觀察發現,國人約6至7成有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而上班族卻高達9成,主因來自於身心壓力過大、生活作息不正常、缺乏運動,以及飲食不均衡等。

張立人強調,最常見的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包括失眠、肌肉痠痛、便祕、易疲勞等,只要類似症狀超過一星期以上,而未改善就要留意。長期自律神經失調可能導致免疫功能變差,體內器官出現慢性發炎反應,不僅提早老化,罹患心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甚至癌症的機率都會增加。

如何預防自律神經失調呢?張立人建議,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以有氧運動較佳,每天最好走路1小時以上,或快走、慢跑半小時,另外,飲食可適當攝取富含維生素B群、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綠色蔬菜、深海魚肉等,能有效預防自律神經失調。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37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有些人就算睡覺前喝咖啡,還是可以睡得很安穩,一覺到天明,可是有的人就不是這樣了,只要睡前(甚至是當天下午)喝咖啡,就會很難睡,可能在床上躺好幾小時,都還是睡不著、睡眠品質大受影響。美國一項研究發現,民眾喝咖啡,之所以有這樣的差異,可能是基因造成。 每個人對咖啡的反應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根據統計,全台約有200多萬名腎臟病人,除了去醫院接受血液透析之外,也可選擇居家腹膜透析;其中也有很多腎臟病人是由血液透析再改由腹膜透析。醫師提醒,當血液透析改由腹膜透析時,必須要將靜脈瘻管關閉,否則恐因血流過大而導致心臟衰竭。 血液透析需以靜脈瘻管來洗腎 血液透析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排便習慣突然大變,別輕忽以為是小事!一名五十多歲男子,從學生時代開始就是便秘一族,往往一整個禮拜才難得能夠好好的「解放」一次,且糞便又硬又粗,不過近幾個月以來,排便突然變得順暢,不但天天解便,甚至一天要照三餐跑廁所好幾次,糞便也變細,偶然檢查赫然發現已是第三期大腸直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下肢靜脈曲張會在小腿肚出現有如蚯蚓般的突出物,除了不好看之外,更會有下肢腫脹與疼痛等問題,除了西醫治療外,中醫也可以利用針刺放血來治療;中醫師則是提醒,想要改善下肢靜脈曲張,除了就醫治療,還必須要注意應避免久坐和久站。 會出現腫脹和疼痛 下肢靜脈曲張多見於經常久坐或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