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褥瘡不處理 2週內組織恐壞死

長褥瘡不處理 2週內組織恐壞死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你家有行動不便、須長期臥床或久坐輪椅的人嗎?醫師提醒,失能者在夏季時若長褥瘡,往往較嚴重,若不在褥瘡生成初期就積極處理治療,「不用兩個禮拜就可能會造成皮膚組織壞死。」

振興醫院整形外科陳綱華醫師表示,褥瘡是長期肢體活動不良的患者、長期臥床、意識不清楚、有糖尿病或皮膚脆弱、體力衰弱或營養不良的病患常見的問題。一般來說,在形成褥瘡傷口以前,往往會出現一些異常徵兆,例如某些經長久壓部位的皮膚發紅,而且超過30分鐘以上都不會消退,就是最早期的警訊。

此時,民眾只要改善施壓處的循環問題,皮膚發紅處便可逐漸消退、仍是屬於可逆的反應;但民眾若沒警覺、仍持續受壓,那麼發紅部位不僅不會消退,還有可能會進一步發紫、出現水泡或皮膚潰爛,增加感染蜂窩性組織炎的機率,嚴重者甚至會導致休克、死亡。

至於哪些部位容易生褥瘡?陳綱華醫師說,平躺床上時,肩胛骨、手肘、薦椎骨、腳後跟等處壓力較大,容易形成褥瘡;側臥時,耳朵、肩膀、臀部骨頭、膝蓋外側、腳踝外側等處應格外注意;久坐輪椅者,則得注意肩胛骨、尾椎骨、膝蓋背面、腳底以及坐骨等部位。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5996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台中報導】隨著不同新冠疫苗陸續接種第1劑或第2劑,台中慈濟醫院風溼免疫科常接獲病人疑慮關於接種的問題。科主任林亮宏表示,部分免疫疾病藥物可能會影響疫苗接種的保護力,建議病人在施打前,可先回診由醫師評估,再安排疫苗接種的恰當日期。 1名52歲類風溼性關節炎病人伍女士,日前預約施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中報導】台中2名工人日前同一天先後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緊急送醫急救,原來因工地防疫規定,即便高溫悶熱,工人僅能在喝水吃飯時脫下口罩,加上2人本身有腎臟方面宿疾,就醫確診為熱衰竭,其中1人更引起橫紋肌溶解症,所幸及時住院治療,2天後順利出院並返回工作崗位。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腎...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18至22歲族群何時能打疫苗,許多家長與大專院校都非常關心,今(3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開放18至22歲對象,能到預約平台登記輝瑞BNT疫苗,待12至17歲學生(約120萬人)施打完,隨即開放預約接種。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劃,輝瑞BNT疫苗優先提供國高...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振興醫院急診室接獲緊急醫療應變中心(EMOC)電話,告知有位懷孕38周的產婦在119運送醫院途中,腹中胎兒的胎頭已滑出產道,急診室立即聯絡婦產科醫師、小兒科醫師,準備保溫箱與接生所需器械與物品,由於來不及為產婦做新冠肺炎的核酸檢驗(PCR),因此協助接生的醫護人員都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