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防曬黑把這些食物拉近黑名單

防曬黑把這些食物拉近黑名單

1、感光蔬菜

  感光類食物都容易使皮膚變黑,因為它們富含銅、鐵、鋅等金屬元素,這些金屬元素可直接或間接地增加與黑色素生成有關的酪氨、酪氨酸酶以及多巴胺醌等物質的數量與活性,多吃這類食物會令肌膚更容易受到紫外線侵害而變黑或長斑,所以要適量的攝取;紅薯、馬鈴薯、波菜、韭菜、芹菜、香菜、白蘿蔔、豆類等,這些蔬菜讓愛長斑的皮膚更容易長出色斑。一般而言,含有揮發辛辣氣味和特殊氣味的蔬菜大部分屬於感光蔬菜。

2、強酸性的食物

  鹼性食物與酸性食物的不均衡,平衡是自然界裡最美好最健康的狀態,食物的攝取也是如此;健康的人體體液呈弱鹼性的,平時酸性食物與鹼性食物攝入不均衡,血液會傾向酸性,從而給人體帶來各種不適,促進皮膚色素斑的形成;多吃新鮮水果食用菌等食物,控制肉、酒、醣類等強酸性的食物的攝入量是保持體液呈弱鹼性良好狀態,防止和淡化色斑的要則。

  胡蘿蔔、菠菜、紫蘿蔔頭、紫色包心菜、香菇、黑木耳等,這些蔬菜讓愛長斑的皮膚更容易長出色斑。健康的人體體液呈弱鹼性的,平時酸性食物與鹼性食物攝入不均衡,血液會傾向酸性,從而給人體帶來各種不適,促進皮膚色素斑的形成。

3、深色、油炸的食物

  深色食品還包括紫米、黑豆、赤豆、青豆、紅菱、黑芝麻、核桃等主食,烏骨雞、牛羊肉、豬肝、甲魚、深色肉質的魚類、海參等肉食;油炸食物是許多人的心頭好,聞起來香辣可口的油炸食物吃進去可是有大害處;油炸食物吃了不僅容易胖,而且內含的氧化物會加速肌膚的化,所以應盡量少食,如果實在忍不住的話,不妨在食用前補充一些維生素E的食物以抵抗老化,如南瓜、橡膠、菠菜、胡羅蔔、全麥麵包、花生、芝麻、糙米等。

  小編提醒:奶、雞蛋、豆腐、魚類等淺色食物,容易令黑色素排出,也可以減輕內臟負擔。

 

本文鏈接:http://www.laochuantong.com/?p=7626

相關推薦

全台持續施打COVID-19疫苗,疫情指揮中心先前公告,國產高端疫苗還剩21萬劑,在保障第一劑人可接種第二劑的前提下,開放年滿20歲的民眾至9月6日前,可以「免預約」到醫療院所接種第一劑。指揮官陳時中今表示,開放滿20歲民眾自行至醫療院所打高端,延長至9月11日。日前台中、桃園、苗栗、新北等縣市公告...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9例COVID-19確定病例,全部都是本土病例;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今日新增9例本土病例,8例為新北幼兒園孩童,1例為孩童母親。新北市府下午3時將召開疫情應變會議會後記者會,說明新北某幼兒園染疫最新情形,現場最新情形請鎖定《民視快新聞》直播。侯友宜昨天在記者會...

閱讀詳情 »

隨著疫苗陸續抵台,指揮中心將優先提供12歲至未滿18歲青少年接種BNT疫苗。醫師林靜儀在臉書上表示,「安排18歲以下接種疫苗是必要的」,但這是大工程,在施打BNT疫苗之前,她除提醒家長注意4件事外,她也呼籲家長在與小孩討論是否接種疫苗時,「不要自己嚇孩子」,也不能忘記接種疫苗的根本原因,避免感染、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