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養生、調養身體不容錯過的日期大全,真是太完美了!一定要看!(歡迎分享)

養生 調養身體不容錯過的日期大全,真是太完美了!一定要看!(歡迎分享)

【1月:養腎防寒】

養生原則:秋冬養陰、養腎防寒。

註意鍛煉:多散步、慢跑等,同時應註意保暖以防止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飲食宜忌:合理進補可及時補充氣血津液,多吃羊肉、雞肉、甲魚、核桃仁、大棗、龍眼肉、山藥、蓮子、百合、栗子等。以上食物均有補脾胃、溫腎陽、健脾化痰、止咳補肺的功效。當然體質偏熱、易上火的人士應註意緩補、少食為好。忌一切寒涼之物,如冰激淩、生冷食品。


【2月: 陽氣生發 適當春捂】

養生原則:春夏養陽、適當春捂。

起居:“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立春以後氣候仍然幹燥,補充水分也是很必要的。

飲食宜忌:宜多食辛溫發散的大棗、豆豉、蔥、香菜、花生、韭菜、蝦仁等。忌辛辣之物。春季陽氣初生,應該吃些辛甘發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因為酸味入肝,具收斂之性,不利於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飲食調養要投臟腑所好。


【3月: 晚睡早起 食甜養肝】

養生原則:春夏養陽、春養肝。

起居:春天萬物覆蘇,應該晚睡早起,散步緩行,這樣可以使精神愉快、身體健康。

飲食宜忌:多食甜,如大棗、鍋巴、山藥、韭菜、菠菜、薺菜、雞肉、雞肝等。少食酸, 如西紅柿、檸檬、橘子等。春季適當多吃能溫補陽氣的食物。唐代藥王孫思邈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春天應肝,肝氣旺可傷脾,所以春季要註意多食甜,少食酸以養脾。


【4月:調陰陽】

養生原則:補腎、調節陰陽。

養生關鍵:為保持心情舒暢,選擇動作柔和、動中有靜的運動為宜,如踏青、做操、打太極拳等。飲食調攝方面,須定時定量,防暴飲暴食。

飲食宜忌:多食菠菜、薺菜、蔥、水果、山藥、枸杞、兔肉,少吃辛辣、油膩、大寒之物,如辣椒、肥肉、海魚、海蝦等。推薦吃山楂枸杞燜兔肉,用山楂、山藥各30克,枸杞子15克,兔肉500克,紅棗4個,一起燉煮。


【5月:關註心臟】

養生原則:中醫理論認為,“立夏”前後利於心臟的生理活動。人們在春夏之交要順應天氣的變化,重點關註心臟。

精神調養:“立夏”之際,從精神上應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暴喜暴怒傷及心陽。

飲食宜忌:宜多食清熱利濕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綠豆、冬瓜、絲瓜、水芹、黑木耳、藕、胡蘿卜、西紅柿、西瓜、山藥等。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助熱之品,如動物脂肪、海腥魚類、生蔥、生蒜、辣椒。


【6月:晚睡早起】

養生原則:註意增強體質,避免季節性疾病和傳染病的發生,如中暑、腮腺炎、水痘。

養生關鍵:要晚睡早起,以順應陽氣的充盛,利於氣血運行。

飲食宜忌:飲食清補為原則。宜吃蔬菜、豆類、水果等,如菠蘿、苦瓜、西瓜、荔枝、芒果、綠豆、赤豆等。忌辛辣油膩之品,如羊肉、牛肉、豬肉、辣椒、蔥、姜等。推薦多吃冬瓜薏米粥,因為冬瓜清熱利濕。


【7月:勞逸結合 保護陽氣】

養生原則:保護陽氣。

養生註意:對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並加強室內通風,尤其在悶熱的天氣中要註意使用物理降溫。還要註意飲食衛生,防止腸道傳染病。暑天防中暑是非常重要的。體力勞動者、室外工作的人員此時應多飲水。

飲食宜忌:飲食應以清淡為主,蔬菜應多食綠葉菜及苦瓜、黃瓜等,水果則以西瓜為好。忌辛辣油膩之品。


【8月:神志安寧】

養生原則:防暑降溫。

養生註意:“秋老虎”屬溫燥,損害人體的津液,容易出現皮膚幹燥、眼幹、咽幹、少津液、小便黃、大便秘結等癥狀。老年人在此時還易發心腦血管意外。

精神調養:“立秋”後的精神調養應做到內心寧靜,神志安寧,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

起居:生活上應開始“早臥早起,與雞俱興”。


【9月:陰平陽秘 防秋燥】

養生原則:陰陽平衡、陰平陽秘。

養生註意:登山能使心情愉快,還可鍛煉身體。防秋燥也非常關鍵。

飲食宜忌:宜多食西洋參、沙參、百合杏仁、川貝、冬瓜、黃瓜、蘿卜、梨等。還可用蔥白、生姜、豆蔻、香菜預防治療感冒。推薦喝梨粥,洗凈兩個梨後連皮帶核切碎,加粳米100克煮粥。

忌食:魚蝦、海腥,如帶魚、螃蟹、蝦類、韭菜、辣椒等。


【10月:控情緒 養陰精】

養生原則:秋冬養陰。秋季必須保養體內陰氣,當氣候變冷時,正是人體陽氣收斂,陰精潛藏於內之時,故應以保養陰精為主。

精神調養:註意控制情緒,避免傷感,多做開心喜好之事,保持良好的心態,平安度過秋季。秋對應的臟器是肺,所以此時要防燥邪之氣侵犯人體而耗傷肺之陰精。

飲食宜忌:宜適當多食芝麻、糯米、粳米、蜂蜜,雞、牛肉、魚、大棗、山藥等以增強體質。少吃蔥、姜、蒜、辛辣之品。


【11月:早臥晚起 保護陽氣】

養生原則:養精蓄銳、增強體質。

精神調養:精神養生在十一月應做到精神安靜,保護陽氣,不過度消耗陰精,要保持良好的心態。

起居:生活中做到早臥晚起,保證充足的睡眠,註意背部保暖,這樣,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穿著也應註意保暖。飲食上遵循“秋冬養陰”的原則。

飲食宜忌:多吃牛肉、羊肉、烏雞、豆漿、牛奶、蘿卜等。少食寒性之品,如海鮮等。


【12月:適度進補 動靜結合】

養生原則:“因人、因時、因地”進補。

養生重點:養宜適度、動靜結合。精神上要積極向上,保持樂觀。如體質弱、消化功能差的人,要選擇“慢補”,適當多吃“當歸羊肉湯”等,還要多吃蔬菜,切忌過補、急補。體質好的人則要“平補”,不要過食油膩之品,以防產生內熱而誘發疾病。

飲食宜忌:可多吃羊肉、牛肉、芹菜、白蘿卜、土豆、大白菜、菠菜、蘋果、桂圓等。忌生冷,如海鮮等大寒之品及冷飲。

歡迎分享~

養生 調養身體不容錯過的日期大全,真是太完美了!一定要看!(歡迎分享)

其他閱讀:

一定要看!內臟有多乾淨,臉蛋就多漂亮。

外面長什麼,裏面就有什麼病!(歡迎分享)

>>>點我看更多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13634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人老眼睛退化,看東西總是視茫茫,不少民眾會補充維生素A,以為能夠保護眼睛、減輕眼睛疲勞。不過,藥師黃彥儒提醒,許多保健食品都含有維生素A;若補充過量,不但不能護眼,還可能引起嘔吐、頭痛及視力模糊。 維生素A缺乏恐失明 黃彥儒藥師指出,維生素A是構成視網膜表面的感光物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66歲的黃先生,右側膝關節疼痛多年,上下樓梯及蹲下時,會產生嚴重的疼痛感,清晨時僵硬疼痛感更明顯,X光檢查後,發現右膝為「早期的退化性膝關節炎」,口服藥物無明顯效果,接受玻尿酸注射治療,疼痛感明顯減輕,連續完成3周注射治療,症狀緩解且效果持續半年之久。 人工關節置換 2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三年前,新婚不久的范小姐,突然感到乳房劇烈疼痛,觸摸時摸到一個硬塊,雖然從20多歲開始就發現乳房有良性囊腫,但因為覺得此次的乳房脹痛感不同,前往醫院檢查,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癌症中心陳芳銘主任發現范小姐有多處良性囊腫且範圍大,在這些囊腫當中竟藏著惡性小腫瘤,後續經過檢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當你在使用輪椅的長者面前快速走過時,他的心中有多大的感嘆;當你在吃流質食物的長者面前大啖美食時,他的內心有多少的無奈;當你在行動不便的長者面前無拘束的參與社交,他的心中有多少的落寞。高齡是人生要面對的階段,依然有學習及可以實踐的目標。要活就要動,進而擴大自己的生活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