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餿水油嚇壞人,教您如何吃到好豬油!

餿水油嚇壞人,教您如何吃到好豬油!

 

有些超市或大賣場的冷藏櫃可看到一盒盒的豬油,但消費者較無法掌握品質及製程。

 

要吃到好豬油,自然醫學博士陳俊旭建議自製, 榨油法分為乾式和濕式兩種。 台灣使用的乾式榨油法是將肥肉下鍋,

 

直接加熱榨出油;英國使用的濕式榨油法則是先將肥肉放進冷水中慢慢煮沸,油脂榨出後會浮在水面,待水涼後即可撈出。 

 

 

濕式榨油法的豬油味道較清淡、顏色偏白,且發煙點較高,約190度,也比較健康。

 

他提醒,豬油拌青菜、拌麵都可以,但一定要適量,不要多用。 

 

文化大學動物科學系主任羅玲玲建議,豬的內臟周圍和腰腹、後背部的脂肪是比較好的油,

 

因為不同部位的豬肥肉也有品質差異,內臟周圍脂肪較早生長,受環境、飲食影響較少;

 

其中品質最好的是腎臟周圍的脂肪,俗稱板油,顏色較白,但量不多。 

 

 

 

用油不必太忠誠 

 

由於每種油所含的脂肪酸量和比例都不同,因此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建議,

 

不必只鍾情於某種油,廚房裡最好能依烹調習慣準備低溫、中溫、高溫三種油。 

 

 

 

比如她家就拿亞麻籽油拿來涼拌沙拉或拌麵,橄欖油或芥花油拿來炒菜,用完之後也換換其他油,

 

「平時就要靠不同的油脂,均衡攝取不同的脂肪酸。」偶爾油炸則挑選飽和脂肪較高的椰子油或豬油,

 

但她仍鼓勵大家少吃油炸食物。 

 

 

文化大學食品營養系主任施明智家中只用大豆沙拉油,因為它價格便宜,

 

如果拿來油炸就是很差的油。

若真要油炸,他則建議發煙點高的芥花油。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天氣太熱,吃不太下東西,偏偏手搖飲、冰品等消暑食物,不知不覺一直吃下肚?營養師提醒,想能促進食慾、同時又可以控制體重,其中「飲食控制」就占了7成的關鍵影響力,而吃對5大夏日開胃燃脂好食材更可幫助事半功倍。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潘富子...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期間,想要增強免疫力,卻不知道從何下手?台大醫院就開出可以提升免疫力的運動菜單,建議挑選有氧運動,且運動時間最少要持續20分鐘以上、每周運動大於5天,且運動強度要達到中等強度等級,即有效果。 台大醫院指出,根據該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

閱讀詳情 »

很多衛教資料都會建議牙刷應該要定期更換,至少每三個月更換一次,但如果牙刷的狀態尚可、刷毛沒炸開,難道不能繼續使用嗎?柏登牙醫院長黃斌洋醫師表示,牙刷在正常使用下都會有刷毛磨損的狀況,當刷毛方向變形、外翹時,潔牙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此外,由於每個人口腔中都含有細菌,因此在牙刷難免會沾染細菌與食物殘渣,...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自菲律賓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病例,其中菲律賓籍30多歲女性(案497)更是國內首見的孕婦生產時同時確診案例,國內醫護如臨大敵,不但生產時全程防護,就連寶寶也被安排單獨嬰兒室隔離,等待檢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