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騎行在戶外遇到雷雨天氣該怎麼辦

騎行在戶外遇到雷雨天氣該怎麼辦
一場大雷雨的能量可能相當於一顆原子彈的能量。閃電的熱效應還會造成皮膚灼傷,嚴重的可以使人的心臟停止供血。所以,防范雷擊不可輕忽。

雷電通常會擊中戶外最高的物體尖頂,孤立而突出的目標往往最易遭雷擊。在雷電大作時,我們若身處戶外,應遵守以下規則來確保安全:


1.人在空曠的地面或水面上會成為所在平面的凸起點而被雷電擊中,這時候不要進行戶外球類運動,如高爾夫球、足球等。切勿游泳或做其他水上​​運動。雷雨天氣時不要停留在山頂或高樓平台上,在空曠處不宜進入孤立的棚屋、崗亭等。


2.遠離建築物外露的水管、煤氣管等金屬物體及電力設備。


3.不宜在孤立的大樹下躲避雷雨。大樹潮濕的枝幹猶如一個引雷裝置,如果用手扶大樹,就像用手去摸避雷針一樣危險。打雷時最好與樹幹保持5米距離,下蹲並雙腿靠攏。

4.當你站在一個空曠的地方,如果感覺到身上的毛髮突然立起來,皮膚感到輕微的刺痛,甚或聽到輕微的爆裂聲,發出“嘰嘰”聲響,這就是雷電快要擊中你的徵兆。遇到這種情況,你應馬上蹲下來,身體傾向前,把手放在膝蓋上,曲成一個球狀,千萬不要平躺在地上。不要用手撐地,應同時雙手抱膝,胸口緊貼膝蓋,盡量低下頭,因為頭部較之身體其他部位更易遭到雷擊。


5.看見閃電幾秒鐘後就听見雷聲,說明你正處於近雷暴的危險環境,此時應停止行走,兩腳併攏並立即下蹲,不要與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不要使用金屬雨具。


6.如果來不及離開高大物體,應馬上找些乾燥的絕緣物(非金屬物品)放在地上,並將雙腳併攏坐在上面,切勿將腳放在絕緣物以外的地面上,因為水能導電。


7.暴雨天氣出門時,最好穿膠鞋,可以起到絕緣的作用。


8.不要拿著金屬物品在雷雨中停留。不要手持金屬體高舉頭頂(如在曠野中打傘,或高舉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棍、鋤頭等)。丟掉身上佩戴的金屬飾品,如鑰匙、發卡、項鍊等,放在5米以外的地方。


9.不宜在水邊、窪地停留,水體導電能力好,易遭雷擊,要迅速到附近乾燥的房子中去避雨。山區找不到房子,可以在岩石下或山洞裡避雨。

10.不宜快速開摩托、快騎自行車和在雨中狂奔,因為身體的跨步越大,電壓就越大,雷電也越容易傷人。

11.如果看到高壓線遭雷擊斷裂,應提高警惕,因為高壓線斷點附近存在跨步電壓,身處附近的人此時千萬不要跑動,而應雙腳併攏,跳離現場。

12.不要在打雷時撥打或接聽手機,最好關掉手機電源。因為雷電的干擾,手機的無線頻率跳躍性增強,很容易誘發雷擊和燒機等事故。但公共聚居地都裝有避雷裝置,人們處在這種環境中相對安全,雷電僅僅會干擾手機信號,頂多也僅是損壞芯片,對人體不會造成致命傷害。一旦處於空曠地帶時,人和手機就會成為地面明顯的凸起物,手機極有可能成為雷雨雲選擇的放電對象。

13.打雷時可躲在有金屬頂的各種車輛及金屬殼體的船舶內。千萬不能將頭、手伸出車外。人坐在車內一般不會遭遇雷電襲擊,因為汽車是一個封閉的金屬體,具有很好的防雷電功能。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也曾為了傷口癒合,考慮到底要使用美容膠、矽膠片甚至是人工皮呢,而難以抉擇?高雄榮總整形外科主治醫師劉文忠表示,得依照傷口狀況給予合適的方式,當手術傷口癒合良好且縫合傷口的縫線拆除後,並不需要覆蓋人工皮,隨著組織中膠原蛋白的增生,會加速傷口癒合強度,大約3週後,膠原蛋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近年50的男子,因和女友房事性趣缺缺就醫檢查,醫師發現這名男子身上有明顯異味、尿騷味,經抽血檢查發現不僅腎功能差,也尿毒嚴重、血磷飆升,隨即轉介至腎臟科,進一步檢查確診為末期腎臟病人,得長期透析治療以維持身體其他功能正常,所幸經洗腎後身體已大幅改善,不久又大吃大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肌肉流失和骨質疏鬆經常像難兄難弟一起出現,且好發生於老年人。雲嘉地區是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區域,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骨質疏鬆症防治中心提醒民眾,適時做肌少症量測,並勤做訓練與充足的營養,能在晚年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老人家摔不得 骨鬆遇到「肌少症」易跌倒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臺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台灣,攝護腺癌位居男性第五大癌症,主要因臨床上,晚期病患大多使用荷爾蒙療法,但最後都轉變為荷爾蒙抗性攝護腺癌,導致治療增加困難,提高死亡率,近期國際研究有了重大發現,中正大學生物醫學科學系教授張德卿成功利用仿造人類多瘤性病毒殼體的蛋白質做為基因治療載體,成功鎖定攻擊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