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騎行在戶外遇到雷雨天氣該怎麼辦

騎行在戶外遇到雷雨天氣該怎麼辦
一場大雷雨的能量可能相當於一顆原子彈的能量。閃電的熱效應還會造成皮膚灼傷,嚴重的可以使人的心臟停止供血。所以,防范雷擊不可輕忽。

雷電通常會擊中戶外最高的物體尖頂,孤立而突出的目標往往最易遭雷擊。在雷電大作時,我們若身處戶外,應遵守以下規則來確保安全:


1.人在空曠的地面或水面上會成為所在平面的凸起點而被雷電擊中,這時候不要進行戶外球類運動,如高爾夫球、足球等。切勿游泳或做其他水上​​運動。雷雨天氣時不要停留在山頂或高樓平台上,在空曠處不宜進入孤立的棚屋、崗亭等。


2.遠離建築物外露的水管、煤氣管等金屬物體及電力設備。


3.不宜在孤立的大樹下躲避雷雨。大樹潮濕的枝幹猶如一個引雷裝置,如果用手扶大樹,就像用手去摸避雷針一樣危險。打雷時最好與樹幹保持5米距離,下蹲並雙腿靠攏。

4.當你站在一個空曠的地方,如果感覺到身上的毛髮突然立起來,皮膚感到輕微的刺痛,甚或聽到輕微的爆裂聲,發出“嘰嘰”聲響,這就是雷電快要擊中你的徵兆。遇到這種情況,你應馬上蹲下來,身體傾向前,把手放在膝蓋上,曲成一個球狀,千萬不要平躺在地上。不要用手撐地,應同時雙手抱膝,胸口緊貼膝蓋,盡量低下頭,因為頭部較之身體其他部位更易遭到雷擊。


5.看見閃電幾秒鐘後就听見雷聲,說明你正處於近雷暴的危險環境,此時應停止行走,兩腳併攏並立即下蹲,不要與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不要使用金屬雨具。


6.如果來不及離開高大物體,應馬上找些乾燥的絕緣物(非金屬物品)放在地上,並將雙腳併攏坐在上面,切勿將腳放在絕緣物以外的地面上,因為水能導電。


7.暴雨天氣出門時,最好穿膠鞋,可以起到絕緣的作用。


8.不要拿著金屬物品在雷雨中停留。不要手持金屬體高舉頭頂(如在曠野中打傘,或高舉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棍、鋤頭等)。丟掉身上佩戴的金屬飾品,如鑰匙、發卡、項鍊等,放在5米以外的地方。


9.不宜在水邊、窪地停留,水體導電能力好,易遭雷擊,要迅速到附近乾燥的房子中去避雨。山區找不到房子,可以在岩石下或山洞裡避雨。

10.不宜快速開摩托、快騎自行車和在雨中狂奔,因為身體的跨步越大,電壓就越大,雷電也越容易傷人。

11.如果看到高壓線遭雷擊斷裂,應提高警惕,因為高壓線斷點附近存在跨步電壓,身處附近的人此時千萬不要跑動,而應雙腳併攏,跳離現場。

12.不要在打雷時撥打或接聽手機,最好關掉手機電源。因為雷電的干擾,手機的無線頻率跳躍性增強,很容易誘發雷擊和燒機等事故。但公共聚居地都裝有避雷裝置,人們處在這種環境中相對安全,雷電僅僅會干擾手機信號,頂多也僅是損壞芯片,對人體不會造成致命傷害。一旦處於空曠地帶時,人和手機就會成為地面明顯的凸起物,手機極有可能成為雷雨雲選擇的放電對象。

13.打雷時可躲在有金屬頂的各種車輛及金屬殼體的船舶內。千萬不能將頭、手伸出車外。人坐在車內一般不會遭遇雷電襲擊,因為汽車是一個封閉的金屬體,具有很好的防雷電功能。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深夜時段,大薯買一送一。買兒童套餐就送玩具。這些都是速食店常用來招攬顧客的手法。看似誘人,但卻可能導致消費者變胖,影響健康。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今天審查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正草案,初審通過易導致慢性病或不適合兒童長期食用的食品,在促銷、廣告上將受到限制。對此,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25歲之後,膠原蛋白流失的速度比生成的速度快了不少,使得不管是吃、喝、抹、擦的保養品,都訴求增加膠原蛋白,但真正效果終究有限;醫師指出,能夠催動肌膚再度製造膠原蛋白才是最根本解決方法,其中水滴電波因為結合了「電波拉皮」與「分段式換膚」,由於可直接深入肌膚底層,對於膠原蛋白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藝人賀一航三年前因心肌梗塞送醫,緊急裝置心臟支架救回一命,最近其中一個竟出現支架內再狹窄的現象,為避免心肌梗塞會再次發生,所以前往醫院放置新的支架。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心臟內科謝宜璋醫師表示,以心導管手術置入支架打通阻塞處後,在血管修復的過程中會產生結締組織,以及血管內膜增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菸捐菸稅該怎麼漲,目前仍在擬定階段,不過確定的是菸價即將調漲,也是癮君子下定決心戒菸的大好時機!根據統計,僅靠自己的意志力戒菸,平均只有5%的成功機會,但求助於專業醫療人員,成功率可高達60%,想戒菸者不妨尋求各醫療院所的戒菸服務。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