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骨折後關節黏連 中藥活血祛瘀可舒緩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骨折術後想加速癒合,甚至預防關節黏連後遺症,其實可透過中醫治療幫助復原;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醫師任東輝指出,骨折術後因血離經脈,瘀積不散等因素,導致氣血不通,才會出現肢體腫脹等現象,這時就可透過活血祛瘀等中醫治療,幫助舒緩症狀。

以傳統中醫而言,治療骨折又分為早、中、後三個時期,以受傷一至二週內的早期而言,患者因仍處於發熱腫脹、疼痛等現象,這時就可以透過延胡索、川芎、乳香等活血化瘀中藥,改善血液循環,幫助腫脹消退。

醫師任東輝進一步說明,若是受傷三至六週內的中期,因患者腫脹現象逐漸衰退,但是瘀血尚未消去,且氣血也未調和,這時就利用骨碎補、補骨脂、自然銅、續斷等續筋接骨中藥,幫助修復骨質,而受傷七週以上的後期,患者腫脹雖退,但筋骨尚未健全,則可採以人參、黃耆、當歸、熟地等中藥,補足氣血,並且能加速肢體活動功能。

另外,早期也可透過外敷的方式,幫助消腫止痛,而中、後期也能利用針灸、薰洗等,有效舒緩症狀;任東輝呼籲,患者若能接受完整的中醫療法,不但能幫助加速復原,且能避免留下後遺症的出現,否則若置之不理,恐是經氣運行不暢,甚至影響日後的日常活動,恐得不償失。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90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近日一位失智老人,因在桃園迷路多日,最後不幸凍死街頭,新聞引發社會大眾關注。根據警政署統計,近3年每年平均失蹤老人逾3400人,每天有10位老人失蹤。由於正值寒冬,失蹤的老人容易因失溫而送命,台灣失智症協會呼籲,若在生活周遭發現疑似失智的長者,應主動伸出援手,或請警察協...

閱讀詳情 »

蔥、姜、蒜、椒,人稱調味的「四君子」,它們不僅能夠調味,而且能殺菌去黴,對人體健康大有裨益。 但在烹調中如何投放才能更提味、更有效,卻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肉食重點多放花椒 燒肉時宜多放一些花椒,牛肉、羊肉、狗肉更應多放。 花椒有助暖作用,還能夠去毒。   魚類重點多放薑 魚...

閱讀詳情 »

茶油的驚人作用   都說茶油好,但茶油的驚人作用,你知道嗎?(網絡圖片) 應將茶油作為藥用油收藏,茶油因其富含多種營養成份,內服、外用都有很好的效用: 一、孕婦在孕期食用茶油不僅可以增加母乳,而且對胎兒的正常發育十分有益。 二、嬰幼兒及兒童食用茶油可利氣、通便、消火、助消化,對促進骨髂等身...

閱讀詳情 »

蔥、姜、蒜、椒,人稱調味的“四君子”,它們不僅能夠調味,而且能殺菌去黴,對人體健康大有裨益。但在烹調中如何投放才能更提味、更有效,卻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肉食重點多放花椒 燒肉時宜多放一些花椒,牛肉、羊肉、狗肉更應多放。花椒有助暖作用,還能夠去毒。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