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1分鐘登階測試 及早發現肺功能異常

1分鐘登階測試 及早發現肺功能異常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肺阻塞主要是因慢性呼吸道長期發炎,造成無法恢復的呼吸道阻塞疾病,包括吸菸、空氣汙染、在工作環境中吸入粉塵、煙霧等都可能埋下誘發致病的危險因子。國民健康署表示,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長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一,一年造成逾6,000人死亡,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又為國人常見的慢性病之一,不得忽視嚴重性。

肺阻塞症狀與感冒相似 病患易延誤治療

根據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發現,六成肺阻塞患者認為疾病影響日常生活活動不便,但因患者早期症狀容易與感冒、氣喘等疾病混淆,導致出現嚴重症狀時才緊急就醫,多半都已延誤治療的黃金時間。國民健康署指出,若為長期吸菸者或自覺有慢性咳嗽(長達3週)、濃痰、喘鳴、運動易喘等現象,可透過「1分鐘358」登階測試,及早發現是否有肺功能異常問題。

1分鐘內登階未達30階 恐為肺阻塞高危險族群

國民健康署說明,「1分鐘358」登階測試是來自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所發展,又分為0至30階、30至50階、50至80+階,若1分鐘內,登階未達30階,就屬於高風險族群,應檢視自身狀況,並儘速就醫檢查;若1分鐘內能登階30至50階,則屬於中重度風險族群,需多留意自身肺功能,但1分鐘內若能登階 50 階以上,則表示肺功能狀況良好。

為了自身與家人健康 儘早戒菸遠離肺阻塞

此外,除了透過登階測試,平時也做好戒菸與遠離二手菸,根據研究指出,吸菸者罹患肺阻塞的風險較非吸菸者高出6.3倍,但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曾吸菸的肺阻塞患者仍有44.1%未戒菸。國民健康署強調,為了自身健康與保護親人,都應儘早戒菸,若為肺阻塞患者,也應規律正確用藥並定期回診追蹤,且依照醫囑指示,執行肺部復原運動,有助降低病症。

【延伸閱讀】

更年期荷爾蒙替代療法 證實不增乳癌風險兼預防骨鬆

吸入性肺炎患者近4成有吞嚥困難 調整食物質地為解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23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近年來,隨機傷人案件頻傳,民眾對精神病患者的恐懼也逐漸上升!一名患思覺失調症的男性病患,因拒絕吃藥,導致忌妒妄想更加明顯,且開始出現攻擊太太的情況,經反覆住院十餘次,病況依然沒有改善。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醫療團隊和該名病患家屬討論後,決定採用居家治療並施打長效針劑。目前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腎臟病人要限水,尤其洗腎前更是嚴格!據統計,全台高達8萬多名洗腎人口,竟有5至30%腎臟病患,因洗腎前飲水過量,造成洗腎過程發生休克、死亡。為此,台北醫院研發一款「腎友小天地」APP,可幫助腎友計算一日飲水量,避免併發症發生。醫院自行研發APP台北醫院透析中心主任吳明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國內老年人口首度超越小孩,隨著人口老化腳步加速,越來越多老年人沒人可照顧,連基本的食衣住行育樂需求,都出現問題。專家指出,以台北市為例,房價貴、租金高,老人安養機構一家家關門,國家需要更多資源提供長者照顧。2020年 台北市進入超高齡社會根據台北市民政局統計,截至今年7...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邱倢芯報導)「生小孩生得過就是雞酒香,生不過就是四塊板!」,古時生產是一件生死攸關的大事。隨著現今醫療進步,越來越多新的檢查、技術、藥物、手術方式接連問世,提升孕產婦及新生兒的照護水準;然即便如此,生產仍然是一件充滿不可預期性及有風險的事,其中最常令人聞之色變的便是產後大出血。產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