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10年前肺癌末期 標靶治療+放療控制良好

10年前肺癌末期 標靶治療+放療控制良好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盈淑報導】本身不抽菸的63歲梁先生,由於是兩棲蛙人退伍,身體相當硬朗,10年前因突然左胸痛,在金門當地醫院檢查再轉診至台灣,醫師確診為肺癌末期,當時已轉移到肋骨,腫瘤大小為4公分,後至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接受治療,以螺旋刀放射治療加上標靶藥物,局部精準打擊,達到局部控制及提高抗癌免疫力,回診追蹤發現腫瘤已消失。

基因突變肺癌適合標靶治療 螺旋刀放射治療可局部控制

收治患者的主治醫師楊凱琳表示,梁先生非小細胞癌中的肺腺癌,為基因細胞突變所致,肺癌病患常有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因早期肺癌多無症狀,等到症狀確診時,多為晚期,導致五年存活期僅一成五。

楊凱琳醫師說,基因突變的肺癌適合標靶治療,螺旋刀放射治療的優點為局部控制,可精準打擊小範圍病灶,團隊評估梁先生的病情適用,採標靶藥物加上螺旋刀放射治療,術後控制良好。然而,2016年梁先生回診追蹤發現同側復發,2顆腫瘤大小為1.2及1公分,經小範圍局部切除手術及持續標靶藥物治療,控制良好。2019年原病灶再復發,腫瘤大小為2.8公分,進行第二次的螺旋刀加上熱療與關節炎藥(逆轉抗藥性)繼續搭配原標靶,依照多年經驗及最新文獻,梁先生預期可再長時間控制。

家族2等親有肺癌史風險高 醫籲高危險群要早期篩檢

楊凱琳也補充說,雖然晚期肺癌的存活期較低,仍有像梁先生這樣存活10年以上的例子。此外,醫師也提醒,有肺癌家族史、抽煙,長時間暴露在油煙、空汙、化學物質等環境下的人,還有肺結核患者,都是罹患肺癌的高風險群,建議1年可做一次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提高罹癌的存活率。

【延伸閱讀】走路不穩、常跌倒 可能是腦室積水了!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88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馬姍妤/綜合報導】今年34歲的楊姓男子在大一那年頻繁腹瀉,體重從原本98公斤爆瘦剩50公斤,且肛裂、肛門廔管,但多次進出醫院卻查不到病因,一直到4、5年後,膀胱長出廔管、尿出菜渣,加上尿液混濁,進一步檢查才確診為「克隆氏症」。   台灣小腸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胃腸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江小姐(化名)近幾年飽受心悸所苦,每當心律不整發作總得跑急診,正值育齡的她過往擔心暴露輻射後影響生育,無法下定決心接受電燒手術治療,日前接受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心律不整團隊林廷澤與廖敏村醫師利用3D立體定位系統重建心臟結構,精準定位心律不整迴圈在於房室結,電燒手術後成功地解...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馬姍妤/花蓮報導】近年性侵案件頻傳,防治兒少遭受性侵害的根本方法,除了社會安全網的強化建置,更要盡早提供兒少完整且適當的情感教育和性教育。花蓮慈濟醫院小兒部、兒少保護醫療區域整合中心、社團法人聚落書坊文教發展協會在衛生福利部、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指導下,於10月5日舉辦「『跨越傷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