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13萬人有心房顫動 恐中風猝死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心房顫動恐導致中風、猝死!心律醫學會統計,全台65歲以上的人口,約13萬有心房顫動。醫師表示,心律不整中最常見的病症是心房顫動,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臟疾病者為高危險群,建議養成量血壓及把脈的習慣,一旦發現有不規律情形,應盡速就醫。

一名50歲的姚先生,2年前突然感覺心跳又快又亂、胸悶及呼吸困難,有一次上樓開會,沒走幾步路就出現全身無力,必須攀附著樓梯把手,才能緩慢前行,原以為缺乏運動導致體力衰退;不料,就醫檢查發現,心跳數每分鐘竟高達160下,是一般人的2倍,確診罹患心房顫動,甚至一度發出病危通知。

中國醫藥大學心臟科主任張坤正表示,當心房不正常搏動時,容易在心臟內形成血栓,血栓會隨著血流進入腦部會阻塞血液循環,依病情嚴重程度,可能造成心臟衰竭、中風,甚至死亡。

張坤正指出,心房顫動症狀包括心悸、胸悶、易喘、呼吸急促、全身無力等,有時一週發作一次,有時半個月發作一次,通常患者稍作休息後症狀就會隨之緩解;但一旦「有感」,通常「大事不妙」。

張坤正強調,心房顫動患者比一般人多出5倍中風及2倍死亡率。目前,造成心房顫動的原因不明,不過,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臟疾病者,會增加罹患心房顫動的機會。

台北榮總心臟內科醫師張世霖表示,心房顫動臨床上治療方式,包括使用抗心律不整藥物及心導管電燒術,但不論是藥物或電燒治療,仍會復發。

心律醫學會理事長吳茲睿建議,年齡超過65歲以上,平日應養成每天量血壓及把脈的習慣,收縮壓、舒張壓保持在130、85毫米汞柱,脈搏則為50至100間;若發現有不規律情形,應盡速就醫。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25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名40歲婦女,日前出現牙痛的症狀,卻因怕痛而不敢看牙醫,竟含了十多分鐘的烈酒希望能減緩疼痛,最後前往牙科就診時,上下顎多處黏膜已潰爛。 偏方不能治牙痛 收治該患者的衛福部豐原醫院牙科主任黃廷芳表示,婦女誤信偏方,認為將烈酒含在嘴中十分鐘便可治牙痛,雖然四五十度的烈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名26歲女性,某次突然感到右下腹劇烈抽痛,且合併有心悸、冒冷汗等症狀,緊急就醫檢查,醫師發現原來是卵巢囊腫發生扭轉造成,經由腹腔鏡手術治療後,所幸已無大礙;衛福部台南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蔡永隆指出,出現卵巢囊腫扭轉破裂出血,會使患者感到疼痛、頭暈、心悸等症狀,這時應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每天面對鏡子往往能注意到脖子是否有異常,或是洗臉或洗澡時,按壓脖子就能發現是否有異樣!當發現到有頸部腫塊時,高度警覺的人,除了尋求醫療幫助外,往往會擔心頸部腫塊是否有惡性變化的可能。相對的,有些人則對於頸部發生腫塊,卻不知其重要性,而未接受進一步的診療和處置。 根據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現代人晚婚又晚生,再加上經濟壓力,致使孩子都生得少,甚至會選擇只生一個孩子,以致出現許多獨生子女的家庭;家庭中不再有兄弟姐妹可以互相玩耍,以及互相學習的情形下,家長該如何來教養獨生子女呢? 臨床心理師柯書林表示,確實有家長因為獨生子女的教養而來求診,其中有人是因為在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