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16歲運動員罹罕病肺高壓 醫籲留意7大症狀

16歲運動員罹罕病肺高壓 醫籲留意7大症狀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16歲擁有運動員身材的阿政,從小參加運動競賽的成績都是名列前茅,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因呼吸變得喘促就醫,經心臟超音波、右心導管等系列的檢查,才發現阿政的肺壓高達60-70mmHg,是一般人平均肺壓的3-4倍(<20mmHg),確診為「原發性肺動脈高壓」。

服用標靶治療藥物 經濟負擔龐大

七年來,阿政每天都要吞服10多顆的口服標靶合併治療藥物,搭配皮下24小時注射前列腺素以穩定病況,長期下來雙手因為藥物而紅腫化膿,只能改從腹部肚皮給藥。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心臟科戴以信醫師表示,標靶藥物非常昂貴,自從阿政開始加上標靶藥物合併治療,即向國健署申請罕病資格審查,往返多年終於取得資格,得以向健保署申請藥物後,才讓阿政家裡的經濟重擔恢復平衡。

罕見肺動脈高壓  嚴重恐致命

戴以信醫師說明,「肺動脈高壓」多半是「續發性」,比如不當使用減肥藥物、肝硬化、全身紅斑狼瘡或硬皮症等導致,但像阿政這種先天或不明原因形成的「原發性肺動脈高壓」案例極少,症狀卻最為嚴重;患者常會出現疲倦、呼吸易喘、運動時呼吸困難或感到體力變差的情況,最後心臟衰竭而死亡。

延緩心臟衰竭  初期症狀多留意

治療上以多種標靶藥物合併治療來控制病程延緩心臟衰竭,然而,當藥物劑量使用到最大限度時,若還不能維持肺部循環生理需求,就只能接受肺臟移植來延續生命。

戴以信醫師強調肺動脈高壓的初期症狀並不明顯,當父母發覺孩童有呼吸喘促、體力下滑、腳水腫、疲倦、暈厥、胸痛、心悸等症狀時,務必立即就診兒童心臟科進行詳盡的檢查以找出病因,越早開始進行有效的治療,才能控制病程,有良好的預後,降低死亡的風險。


16歲運動員罹罕病肺高壓 醫籲留意7大症狀

【延伸閱讀】

經常喘不過氣、嘴唇手指發紫? 小心「肺動脈高壓」索命

過馬路走輸小綠人? 免疫病友當心續發肺動脈高壓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46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因外科技術進步,許多心臟手術方式也日新月異,使得平均壽命大幅延長。有位70歲的黃伯伯之前因主動脈瓣狹窄,接受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但時隔二十年,置換的瓣膜退化嚴重,必須再次執行開心手術。黃伯伯接受開心手術非常成功、恢復良好,7天後順利出院,目前定期回診。主動脈瓣狹窄 多為...

閱讀詳情 »

罹癌一定要化療,承受掉髮及噁心嘔吐等痛苦的副作用?我會因為治療而改變外觀,失去自信,影響正常生活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主任劉良智指出,門診中許多民眾得知自己罹患乳癌,都會問「我還能活多久?」、「一定要化療或切除整個乳房嗎?」隨著醫療技術進步,轉移性乳癌病患,若荷爾蒙受體為陽性,使用較為溫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她改善飲食勤運動 血壓與血糖不靠藥物可達標一名42歲的張女士,身高158公分,體重85公斤,兩年前因健檢發現高血糖,進而到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求診,醫師診斷其屬於肥胖的糖尿病患。她在診斷後積極的與醫師和衛教團隊配合,除了藥物治療外,並改變過去的飲食習慣,戒掉愛喝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逾7成病人未與醫師討論 執行長籲「勇敢說出口」調查發現,9成3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對疾病控制有目標,但有高達7成3病人未進一步與醫生討論治療方案,因為他們擔心會被認為總是在抱怨。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張玲瑗執行長表示,病人常不好意思跟醫生反映自己的真實感受,導致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