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2大體質易釀皮膚「乾、癢、紅」!中醫師推薦這些「中藥材、深色食物」,養血潤膚...

2大體質易釀皮膚「乾 癢 紅」!中醫師推薦這些「中藥材 深色食物」,養血潤膚...

不少人一到秋冬季節,肌膚就會開始有乾燥、瘙癢感,且容易愈抓愈癢,從中醫角度來看,這是因為體質失調所引起,想要改善乾癢的不適症狀,得從體內、外調理著手,才能治標又治本。

時序入冬,外在環境的溫度、濕度逐漸降低,皮膚的油脂分泌也跟著減少,有些人開始出現皮膚泛紅、乾燥、瘙癢的情形。皮膚乾癢看似小問題,但一癢起來讓人相當困擾,有時癢到坐立難安,無法入眠,嚴重者更抓到破皮流血。

為什麼有些人只要顧及保濕,皮膚就能安然過冬,而另一些人勤搽保養品還不能擺脫皮膚乾癢?中醫認為,皮膚瘙癢和體質失調有關,尤其一到乾燥的秋冬季,癢的問題更加嚴重,不能單靠保養品,須由內在調理體質才能改善。

2大體質易釀皮膚「乾 癢 紅」!中醫師推薦這些「中藥材 深色食物」,養血潤膚...

2大體質易導致皮膚乾燥、瘙癢

台北極上中醫診所主治醫師李咏軒指出,皮膚瘙癢和體質及生活作息相關,常見以下類型:

 

●血虛型

血虛是皮膚乾癢常見的原因,血虛的人看起來面色蒼白,手腳冰冷,經常疲倦無力,容易失眠。

這種體質多數為年長者,由於年紀大,身體機能走下坡,尤其是肝腎虧虛,體內血不足而無法滋潤全身皮膚,所以皮膚容易乾燥發癢,在秋冬季時瘙癢特別嚴重。

除了老化因素,作息及飲食失調,例如經常熬夜,嗜吃炸烤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都會耗損陰血,加重血虛問題。

中醫治療「血虛」著重於滋陰養血潤燥,常用中藥有熟地、當歸、何首烏、百合、紅棗、玉竹、山茱萸等。

 

●血熱型

不同於血虛體質多為年長者,血熱型則常見於青壯年人,而且瘙癢好發於陽氣旺盛的夏季。

這一群人的生活型態往往是工作忙,壓力大,熬夜晚睡,飲食重口味,加上交際應酬,經常飲酒,日漸形成血熱體質,表現於外有口乾舌燥,心煩易怒,小便黃,容易便秘等情形。

中醫治療「血熱」以清熱涼血為主,常用中藥有牡丹皮、生地黃、丹參等。

 

擺脫皮膚乾癢,內、外保濕一起來

要改善及預防皮膚乾癢,最重要的就是保濕、保濕、再保濕!而且,必須從內、外兩方面一起著手。

 

◎內在—多補充紅、黑色食物,滋陰養血

澄觀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張文馨指出,吃「滋陰養血」的食物有助於改善皮膚瘙癢的困擾。紅色食物包括菠菜、紅鳳菜、胡蘿蔔、龍眼乾、紅棗、深色葡萄(或葡萄乾)、櫻桃等;黑色食物如黑芝麻、黑木耳、黑豆、桑椹、黑糯米、海帶、紫菜、莓果類等。

2大體質易釀皮膚「乾 癢 紅」!中醫師推薦這些「中藥材 深色食物」,養血潤膚...

此外,日常飲食中也可加入「滋陰養血」的食物。

早餐:黑芝麻堅果燕麥粥。燕麥片加入一小把堅果,適量黑芝麻粉或黑豆粉。

午、晚餐:黑木耳炒蛋、紫菜豆腐湯、山藥排骨湯等。

下午點心:紅棗銀耳蓮子湯。

水果:依季節選擇草莓、藍莓、桑椹、櫻桃、紫葡萄等。

 

◎外在—用保養品鎖住水分​

適量塗抹保濕乳液可以減少皮膚的水分蒸發,避免皮膚乾燥引起瘙癢不適。洗臉、洗澡之後,先不要擦乾全身,趁著臉部及身體還留有水分時,立刻塗上乳液來鎖住水分,保濕效果比較好。

皮膚特別乾癢的時候,一天可以多幾次塗抹保濕產品來滋潤肌膚,尤其是皮膚碰過水之後及外出之前,都要抹上乳液做好防護。

 

7招日常小撇步,拒絕乾癢找上門

2大體質易釀皮膚「乾 癢 紅」!中醫師推薦這些「中藥材 深色食物」,養血潤膚...

一、正常作息。睡眠充足,避免熬夜,最好11點(最晚12點)以前就寢。

二、飲食清淡。少吃炸烤辛辣的食物,飲酒也要節制。冬令進補不宜補過頭,熱補上火的薑母鴨、羊肉爐、十全排骨等,淺嘗就好,尤其乾癢症狀嚴重的人最好忌口,能不能進補,可吃什麼補品,最好諮詢醫師的意見。

三、隨時飲水。補充水分,不讓身體缺水乾荒,皮膚跟著乾燥發癢。

四、少泡澡與泡溫泉。洗澡時,注意水溫不宜過高。冬天泡澡很舒服,但皮膚長時間接觸水,尤其是高溫的熱水會洗去大量的皮膚油脂,使皮膚變得更乾燥,導致瘙癢情形加劇。

五、避免過度清潔。冬天流汗少,如果常待室內,或不是處於高油重汙的環境,其實不一定需要每天使用肥皂或沐浴乳清潔身體,有時以清水洗澡即可。

六、選擇寬鬆舒適、柔軟吸汗的棉質衣服。避免毛衣或粗糙材質以及太緊身的衣物接觸摩擦身體,防止增加皮膚瘙癢的機會。

七、冬天室內開暖氣要注意保濕。暖氣房的濕度較低,可以適度使用加濕器,或者放一盆水調節濕度,盡量不要長時間開著暖氣,以免太乾燥引發皮膚搔癢問題。

 

 

2大體質易釀皮膚「乾 癢 紅」!中醫師推薦這些「中藥材 深色食物」,養血潤膚...

本文摘自今周刊《生活i健康》特刊「自己的肌膚自己救」
趕快加入《生活i健康》粉絲團.掌握最新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晨霈報導) 肺癌在台灣罹患人口眾多,相關醫療藥物也不斷更新改良,無論是標靶或化療至今都已有高度發展且治療選擇多元,但仍有不少患者對化學治療有錯誤觀念及迷思,導致發生排斥治療、甚至拒絕用藥治療的個案,因此,錯失抗癌關鍵時機讓癌細胞加速成長,最終引發病情惡化,提早走向生命的終點,令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元宵節來了,大家都會吃些應景的湯圓,除了有甜的芝麻、紅豆與花生湯圓,還有鹹湯圓也很美味;不過,湯圓的熱量很高,最好是淺嚐即可,尤其是客家鹹湯圓,吃一碗就等於吃一餐的熱量,那餐就不宜再攝取其他食物了! 客家鹹湯圓材料多 10顆紅白小湯圓有70大卡 大千綜合醫院營養師李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傳統心導管治療心律不整,輻射暴露時間平均26分鐘,但兒童器官發育不全,可能造成危害;台大兒童醫院引進「無輻射線心導管3D立體定位系統」,目前已治療10名病童,輻射暴露時間平均3秒,其中4名完全零輻射,大幅提升治療安全。 冷燒治療 心律不整治好了 15歲的梁同學,從小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是否有過吃撐了的經驗?尤其最近春酒一攤接一攤,美味佳餚當前,難免會貪嘴,吃多了大魚大肉,胃腸就會拉警報!中醫師建議,飲食多節制,是避免吃撐的重要原則,若是出現腸胃不舒服,也可按壓胃經來緩解。 吃多大魚大肉和甜食 腸胃會不消化 各行各業都已經開工,但是沒有過十五元宵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