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2025消除C肝! 健保開放C肝全口服新藥處方不限科別

2025消除C肝! 健保開放C肝全口服新藥處方不限科別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鑑於感染C型肝炎高風險及中高風險鄉鎮區有7成缺乏消化系專科醫師,且多集中在雲嘉南及高屏地區,中央健康保險署在今(110)年10月22日公告取消C肝全口服新藥處方的科別限制,讓更多臨床醫師能為鄰近或在地民眾提供C肝治療,並避免民眾接受篩檢發現C肝後,在轉介它院治療的過程中失聯,以加速2025年達到消除C肝的目標。


全面取消處方醫師專科資格限制 提高C肝治療可近性


健保署提醒民眾,自覺有疑似肝炎症狀(例如:黃疸、右上腹悶痛、茶色尿等)時,應儘速就醫與醫師討論,建議年滿45至79歲(原住民放寬為40至79歲)民眾,可接受國民健康署「成人預防保健服務B、C型肝炎免費篩檢」,主動前往辦理預防保健服務的醫院或診所提出篩檢需求。


健保署表示,因為已不限醫師科別、均可開立C肝全口服新藥(DAA),所以醫師可積極參與肝炎篩檢服務及透過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留意病人C肝相關就醫狀況,並給予確診C肝病人有效及安全的C肝全口服新藥治療。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定義的C肝風險潛勢等級,發現高風險(6~7級)及中高風險(4~5級)的鄉鎮區,有72%(87/121)沒有消化系專科醫師登記執業,尤其以雲林縣、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以及屏東縣的鄉鎮區占多數。


為提高病人接受C肝篩檢後,能及時獲得治療,減少因轉介而失聯未就醫的機會,健保署提請「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討論通過,今年10月22日公告全面取消C肝全口服新藥之處方醫師專科資格限制,以往健保給付的C肝全口服新藥,必須具有消化系專科資格才能處方,如今洗腎的C肝病人可以在原透析接受治療;民眾經醫療院所成人預防保健B、C肝炎篩檢,若確診C肝,也能在原篩檢院所接受全口服新藥治療,免除轉介就醫程序,大幅提高C肝治療可近性。


治療人數逐漸攀升 4個配套措施協助篩檢服務的推動


健保署表示,從10月22日起開放所有醫師均可處方C肝全口服新藥後,每週治療人數從9月的300多人,明顯增加到400多人,甚至最高來到500多人,又以雲嘉南地區的治療人數最多,至於這項醫師處方資格的開放,以及B、C肝篩檢服務的推動,健保署還提供下列配套措施:


1.健保醫療雲端查詢系統提供醫師診治C肝相關資訊:雲端查詢系統設有B、C肝專區頁籤,彙整民國104年起最近一筆B、C型肝炎用藥、檢驗紀錄、就醫及成人健檢結果等資訊,目前也正在開發「RNA(病毒量)檢驗項目即時回饋」,醫師處方RNA檢驗時主動回饋病人的RNA檢驗紀錄,避免HCV RNA重複檢驗。


2.提供C肝全口服新藥處方資訊:內容包含藥品交互作用及禁忌症等處方注意事項,並規劃在健保醫療雲端查詢系統建置「DAA藥品交互作用提示」,主動提示醫師注意病人用藥安全。


3.新增一次性檢驗C肝抗體/病毒量之費用申報方式:過去民眾篩檢C肝抗體等結果出來後,陽性者需要回診抽血檢驗病毒量才能正確診斷。而新作業流程在篩檢C肝抗體時就抽足夠的血,當抗體檢出陽性時,直接用預先保存的血檢驗病毒量,病人只需要就醫一次,就能知道有沒有感染C肝,提高方便性,避免未回診檢驗病毒量。


4.更新C肝名單:健保署分析健保資料庫整理C肝潛在病人名單,提供各地方政府衛生局申請,幫助篩檢服務的推行,今年也已更新資料,約7,000人可接受用藥治療、14萬人待檢驗病毒量。


更多NOW健康報導
▸賈靜雯詮釋思覺失調獲金馬肯定 醫盼社會除偏見多包容
▸異常落髮高危險群別煩惱! 育髮注入增生療法創新突破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卵巢腫瘤可以長多大呢?正常的卵巢大小與葡萄差不多,但台北1名盧姓婦人17年前發生經常性腹脹、腹瀉時,以為是更年期,直到某一天和朋友到醫院做子宮頸抹片檢查,取樣時全身冒冷汗,醫師懷疑有異,進一步檢查竟是卵巢癌,且2顆腫瘤都比壘球還要大! 卵巢癌缺乏早期有效篩檢的工具,患者確診往往已是晚期。 今年63歲...

閱讀詳情 »

秋風起,經常咳嗽怎麼辦?中醫師指出,咳嗽雖是小毛病,但背後卻隱藏健康大危機。中醫古籍記載「五臟六腑皆令人咳」,提醒若有發燒、體重減輕、咳血及久咳不癒等症狀,千萬不可輕忽,建議平日可自我保養,喝些中藥果菜汁止咳。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陳旺全指出,咳嗽是一種症狀,不是一種疾病,是人體的自我保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一名88歲的女性有心臟病和糖尿病,她於一年多前摸到右側乳房有一硬塊,就醫後經由醫師診斷高度懷疑為乳房惡性腫瘤,並且超過4公分。當時醫師建議病理切片檢查,但該病患卻忽略其建議,並未定時回診或去其他院就醫。直至日前因右側乳房腫瘤逐漸擴大,且已潰爛併有皮膚破損,流出分泌物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膝關節是人體中很重要的承重關節、也是最大最複雜的關節,不但使用率高,也經常曝露在受傷危險下。現今醫療資訊豐富,從電視網路、報章雜誌取得都非常容易,近年越來越多人積極尋找保護膝蓋的治療方式,然而觀念真的正確嗎?退化性關節炎、骨質疏鬆 病因、治療方式大不同「走路膝蓋卡卡、上下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