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28歲男拼業績血尿未就醫 竟誘發腎結石合併尿道感染

28歲男拼業績血尿未就醫 竟誘發腎結石合併尿道感染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出現血尿時千萬別大意,嚴重恐演變腎臟病!日前一名28歲男性業務員,因想在年末衝業績,近兩個月以來常常與客戶飲酒搏感情,直到近來因發燒不適而就醫,經檢查發現多顆腎結石與泌尿道感染,確診為腎結石且急性腎盂腎炎。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腎臟內科劉文治醫師指出,若腎臟長期反覆發炎,最後將面臨腎功能衰退且無法恢復原有的功能,演變慢性腎臟病。

出現疑似血尿不以為意 演變泌尿道感染

這名患者因平時飲水量不足、無運動習慣,有腰痛、偶而尿液顏色較深的情況,加上出現疑似血尿時不以為意,因而拖延就醫,直到發現排尿疼痛,恐怕已演變腎結石或輸尿管結石刮傷輸尿管表皮,甚至泌尿道感染。劉文治醫師提及,包括尿道感染、泌尿系統的腫瘤、腎炎、或是泌尿系統的結石等都可能埋下血尿的危險因子,其中又以結石最為常見。

大於5mm以上結石 不易排出需手術治療

劉文治醫師說明,為了解病患產生結石的主因,會請病患在排尿時,留意是否有結石排出,若發現有結石則需收集並送化驗成份,通常多與尿液濃度及酸鹼值有關,若為小於4mm的結石,可藉由水分足夠以及飲食補助下,順利於1至2週內自行排出結石,但若大於5mm以上的結石,考量不易排出,也可能持續變大,則需接受手術治療。

多喝水不憋尿 預防腎臟傷害及腎結石

此外,因泌尿道結石容易復發,除了定期檢查,平時也應養成多喝水、不憋尿、不亂服用成藥或等習慣,並且適當運動,以及控制飲食,才能有助預防腎臟傷害及腎結石。劉文治醫師強調,患者可採以高檸檬酸飲食的方式,像是檸檬、柳橙等,若有胃食道逆流者則建議與醫師進一步討論相關適合飲食方式。

【延伸閱讀】

中年婦如廁馬桶「滿江紅」 就醫驚見「6公分大腎結石」

鈣補太多會腎結石與心臟病? 不想提早骨鬆、骨折 蛋白質與維生素D該怎麼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61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年約60歲的陳爺爺長年居住美國,身材體型中等,最初感覺排尿不順不以為意,時間一蹉跎,沒想到居然將攝護腺養大到約250立方公分,不僅排尿阻塞、無法解尿,甚至導致兩側腎臟積水、幾近衰竭,瀕臨洗腎地步,美國醫療院所認為開刀風險高,建議從此插尿管或採取達文西手術治療。最後爺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統計,台灣的生育率在世界各國排名「倒數第一」,每個新生兒因此都是父母最珍貴的寶貝。根據醫院調查結果顯示,從產檢到生產過程當中,孕婦最重視的醫療服務前三名,分別是醫師專業度、產程安全性,及環境的舒適性,因此為了搶攻低生育率的孕媽咪顧客,許多醫院更願意提供更好的服務及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前陣子有因婆媳問題導致媳婦走上絕路的案件,使社會群情激憤,事實上婆媳問題存在已久,即使現今社會已趨於兩性平權,但仍有許多人被困在傳統的枷鎖中,認為媳婦就該為婆家奉獻,此時若是隊友扛不住,更是讓太太壓力倍增,連求助似乎都不應該、太沒用。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臨床心理師潘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22歲陳先生,因牙縫清潔不易導致深度齲齒,到醫院牙科求診,牙醫師採取活髓治療方式,處理牙髓神經發炎與暴露的問題,運用橡皮帳隔離防護為其移除蛀牙,成功保留牙髓神經活性並完成牙齒的修復。醫師提醒,一在面對口腔內齲齒的根本態度,應是提升口腔保健與清潔。「預防勝於治療」,唯有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