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3D列印削骨墊下巴手術 醫師分析給你知

3D列印削骨墊下巴手術 醫師分析給你知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來3D列印技術延燒醫美整形圈,不少醫院診所皆發表3D列印運用醫學臨床經驗成果,但到底3D列印實際上對整形醫美有何影響?

削骨醫師郭菁松表示,透過3D列印技術可以預先知道病人骨骼結構,可幫助手術達到更精準的結果,舉例來說,在操作削骨手術時,有些部分是太多需切除或磨掉的部分,因為有3D列印的模型,便可在手術前達到預先“預演”的效果,也容易和病患溝通手術結果,與醫師操作的方式。顴骨削骨手術的部分,可以在電腦上模擬或透過3D列印打印出實體模型,讓骨頭切開的位置更精準,有些地方可以切得更準,手術後結果便可更接近病患期望。

另外,如果有一些像是墊下巴、墊法令紋等需要在體內墊一些植入物的手術,可以利用3D列印技術做出更符合病患需求的植入物,將術後滿意度更加提升。

郭菁松醫師進一步強調,利用3D列印技術主要是輔助執行手術前更精確的掌握病患的狀況,並不能確保手術就一定萬無一失,如果預先設定的計畫和實際狀況有出入,有豐富經驗的醫師,才能在術中依當時狀況適當調整手術方式,因此,最重要的,還是醫師的經驗和技術。

其實3D列印技模擬技術並非術前的必要選項,有經驗的醫師可利用3D頭骨斷層掃描重組,來進行術前的狀況分析與評估,一樣可達精準預測,當然3D列印有其優點,但其行銷效益大過於對手術的實質幫助,因此,消費者應慎選手術醫師,術前做詳細的評估,不然可能不但手術結果不如預期,還讓荷包大失血,得不償失。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59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指揮中心說明,今日(1/12)新增4例本土病例,境外移入新增92例,其中58例為長程航班落地採檢案例,陽性率約9.28%;34例為居家檢疫採檢案例。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正值新舊措施交接期,境外移入案例數字會較高,但隨著落地採檢的實施時間推移,未來居家檢疫採檢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前不久成功完成了多重器官移植手術,在陣容堅強的手術團隊中,有對默契十足的兄弟檔,一個參與換心、一個投入換肝,手足情深,彼此相助,共同搶救生命。兄弟莫名默契 升學之路都念同所學校76年次的哥哥吳柏宣和小3歲的弟弟吳柏俞,兩位外科醫師從國小、國中...

閱讀詳情 »

今年,我想來點健康生活! 受到疫情影響,生活步調受到改變,今年大家不可不重視「健康」議題,隨之補充保健食品成為日常的習慣之一,更是一種生活儀式感,除了顧好自己身體之餘,期待周圍親朋友好友也能擁有健康身體。疫情下,不僅「健康」成為送禮關鍵考量,消費者選用保健品來滋補的比例亦大幅提升。 新春年節即將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