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3TMRI診斷帕金森氏症 準確率達95%

3TMRI診斷帕金森氏症 準確率達95%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帕金森氏症好發於老年人,臨床以手抖、動作慢、四肢僵硬等症狀診斷,但容易與中風、失智症混淆;北醫利用3TMRI可清楚看到患者腦部的黑質區,當發現「燕子尾巴消失」代表罹病,準確率可達9成5以上。

好發中老年人

據統計,國內約有3萬名以上帕金森氏症患者,常見好發於6、70歲老年人。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袁瑞昱表示,帕金森氏症是一種慢性中樞神經系統退化性疾病,當腦部製造多巴胺的黑質細胞退化造成缺乏,超過7成就會出現症狀。

症狀診斷易混淆

袁瑞昱指出,目前以身體顫抖、四肢僵硬、動作緩慢、姿勢不穩、小碎步、面具臉等症狀,為診斷帕金森氏症的主要方式,但容易與腦中風、關節酸痛或是五十肩等疾病混淆;若未及早確診、接受治療,恐會影響日常工作與生活起居。

3TMRI精確診斷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影像醫學部主任陳震宇表示,該院引進「新型超高梯度3T磁振造影儀」,透過高解析影像觀察下,患者的中腦黑質區會呈現一種類似燕子尾巴形狀的訊號圖像,成為患帕金森氏症的診斷指標,準確率可達9成5以上。

價格低不傷身

陳震宇強調,利用3T磁振造影檢查,不但價格較便宜,也不需注射帶有微量輻射線的顯影劑,以及停用治療帕金森的多巴胺補充藥物,對於患者來說是一大福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73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放暑假了,孩子必備三寶居然是手機、網路和社群?!兒福聯盟調查發現,近六年來逾8成兒少有專屬手機,近9成玩社群軟體,平均每人有3.8個帳號,讓家長知情者卻不到一半。兒少瘋社群已成趨勢,卻也面臨社群沉迷、隱私曝光、不當內容與網路霸凌等,危機「四」伏的狀況。兒盟政策中心主任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51歲蘇小姐,腹痛斷斷續續超過一週,從左上腹痛移到左下腹部,以為是腸胃問題,至腸胃科檢查卻沒找出原因。後來出現排尿困難、急尿、不停想上廁所,至泌尿科求診發現左側輸尿管末端及雙側腎臟都有結石,且有中度腎積水現象。台灣結石發生率約佔人口的5%,男性多於女性,好發於20-50歲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70多歲何先生,除了有高血壓長期藥物控制中,體能狀況都還不錯。一次例行性身體檢查,透過頸動脈超音波發現,其頸動脈有輕度硬化現象;隔一年再追蹤,發現何先生頸動脈血管面積狹窄已超過50%,顯示有中風危險,但何先生卻沒有不舒服的感覺,於是開始接受藥物治療,減少中風的危機。動脈...

閱讀詳情 »

夏天氣溫悶熱,容易有尿道感染的風險,更重要的是,現在有研究發現,尿道感染可能會增加中風的機率,研究發表在《中風期刊》(Stroke)。 調查數據來自紐約地方醫院2006年至2013年間,紐約州住院病人與急診科蒐集並加以分析。研究人員主要關注於3種中風類型和各種感染間的關聯,包括皮膚、泌尿道感染、敗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