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痛
- 補腎健脾、調理病痛
- 典型症狀:膝關節周圍或小腿前側輕微疼痛
★生長痛,脾腎兩虛是病根
生長痛大多是因為兒童活動量增加,長骨生長較快,與局部肌肉和筋健不協調,所導致的生理性疼痛;常見於下肢肌肉,且多發生在夜間,並以四∼十二歲兒童較多見。中醫認為,脾腎兩虛是生長痛的主要原因,調理以健脾補腎為原則。
★飲食調理
- 多補充能促進軟骨組織生長的食物,如牛奶、核桃、雞蛋等。
- 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C 的蔬菜和水果,如韭菜、菠菜、柑橘、柚子等。
★生活調理
- 用講故事、做遊戲、玩玩具、看卡通等方法,轉移孩子注意力,使其忽略疼痛。
- 用熱毛巾對疼痛部位進行按摩或熱敷,緩解疼痛。
- 如果疼痛比較厲害,應該多休息,放鬆肌肉,不要進行劇烈活動。
特效食材
- 栗子:健脾補腎、緩解疼痛。
- 山藥:強健脾胃。
- 牛奶:富含蛋白質、鈣,促進軟骨組織生長。
對症按摩
拿百蟲穴: 以拇指指腹與食中二指相對稍用力, 拿捏孩子百蟲穴五十∼一百次,可以疏經通絡,促進下肢血液循環,緩解兒童生長痛。
本文摘自幸福文化《孩子長得高、不咳嗽、免疫力提升:3~10歲兒童脾肺腎中醫養護全書》。
【更多內容請上幸福文化粉絲專頁;本文由幸福文化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