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69歲女吃甜柿引起腹痛 竟是胃長了7公分糞石引起

69歲女吃甜柿引起腹痛 竟是胃長了7公分糞石引起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臨床上,常見的糞石多為植物糞石,大多為由難以消化的植物纖維所組成,通常會在胃裡結成團塊狀,患者初期並未有症狀,但隨時時間加上飲食習慣持續累積,就會使糞石越來越大顆,患者才逐漸會出現腹脹、胃痛、噁心等不適症狀。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外科許家榮醫師指出,包括年長者、咀嚼功能不佳、糖尿病、腸蠕動較差、曾接受過胃腸道手術等都為高危險族群,嚴重時恐誘發胃穿孔、胃出血,不得輕忽嚴重性。

微創手術取出胃糞石 患者恢復良好

一名69歲林姓婦人,平時喜歡吃破布子,加上正逢甜柿產季,因此飯後也常食用甜柿,近日卻開始出現胃脹氣、噁心等不適症狀,就醫後經檢查發現,胃裡面竟然有一顆大約7公分的糞石。許家榮醫師表示,所幸經微創手術取出胃糞石後,患者目前已恢復健康。

想喝可樂分解糞石 小心飲用過量導致胃酸過多

許家榮醫師說明,其實少部分民眾在飲用可樂或消化酵素時就可將糞石分解,但可樂含糖量高,加上飲用過量也會造成刺激、胃酸過多等風險,尤其糖尿病患者更不能如此飲用;此外,糞石也有可能會出現往下掉的現象,因而誘發腸阻塞,使患者不僅會出現腹痛,還可能導致腸壁壞死、腸穿孔,甚至引起腹膜炎,危及生命,因此必要時,仍得尋求醫師協助,大部分患者皆可透過內視鏡取出,除非糞石太大,則建議採以手術治療。

養成細嚼慢嚥習慣 降低誘發糞石風險

平時攝取足量的膳食纖維,的確能幫助增加糞便體機、促進消化,但若為咀嚼功能不佳、腸蠕動較差等高危險群民眾攝取過多的膳食纖維,這時水份又補充不足,就很容易產生糞石。南投醫院黃淑敏營養師呼籲,因此若為高危險族群,平時在飲食上應養成細嚼慢嚥的習慣,且配合適當的運動及攝取充足水分,若有任何症狀時則應盡快就醫治療,避免症狀加劇。

【延伸閱讀】

防疫在家吃美食紓壓? 高危險群當心糖尿病提前報到

接種疫苗有這3種症狀 恐是心肌心包膜炎 趕快就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86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針對外界質疑內湖女童割喉案的王姓兇嫌是否有精神疾病一事;對此,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院長楊添圍表示,王姓嫌犯2年前曾因家暴至該院急診就醫,當時經過詳細臨床診斷評估未達精神病標準。 兇嫌曾拒絕住院評估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院長楊添圍指出,王姓嫌犯當年至該院急診就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火力發電廠好毒!國內研究發現,居住在雲林六輕附近的兒童,罹患氣喘、過敏性鼻炎及支氣管炎的機率高出1至3倍之多。學者強調,火力發電廠燃燒過程會產生PM2.5、二氧化硫,嚴重傷害呼吸道及肺部,甚至全身器官,尤其對正在成長發育的兒童傷害更深。 兒童過敏機率增 台灣大學公共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不管是香濃的卡布其諾、還是溫醇的藍山,現代上班族往往人手一杯咖啡,但過多的咖啡因,對腸胃不好的人來說,享受美味之餘,身體也會受折磨,傳言黑咖啡濃度最高,也最傷胃,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表示,確實如此。 劉怡里營養師指出,黑咖啡的咖啡因濃度頗高,若是飯前或是空腹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近來日夜溫差大,爸媽夜間在關心寶寶保暖的同時,還要特別注意安全的睡眠環境,以避免事故傷害發生,造成遺憾。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公布嬰兒主要死因,103年嬰兒猝死症候群死亡30人,占嬰兒死亡原因3.9%,為嬰兒死因第6位。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提供降低嬰兒猝死12項建議,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