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7 旬婦關節疼痛達9分,不吃藥無法睡! 新式止痛技術介入好轉

7 旬婦關節疼痛達9分,不吃藥無法睡! 新式止痛技術介入好轉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76歲的女性左側膝蓋疼痛超過2年,長期使用止痛藥、用過貼布,打過關節內注射,也做過復健等治療,但是疼痛依然持續,且疼痛指數(最高10分)已達高等級的9分,走路走沒多久就會開始疼痛,不吃藥就會痛到無法入睡。醫師經影像評估,發現其關節狹窄、骨刺增生,在進行經動脈發炎血管栓塞術後,疼痛指數降到剩2分,走路時的疼痛感大幅減輕。

長期疼痛不易好 恐是關節慢性發炎

成大影像醫學部王博醫師表示,這種長期疼痛一直都不是很容易治療,關鍵在於這類關節炎、肌腱炎的疼痛可能與血管不正常增生相關。日本奧野(Yuji Okuno)醫師針對慢性長期發炎部位,創立增生發炎血管栓塞技術,來達到止痛的效果。

王博醫師進一步解釋,「經動脈發炎血管栓塞術(TAE)」是在X光透視、動脈血管攝影下,用微導管勾選這些新增生的發炎血管並給予栓塞藥物治療,以降低疼痛神經的刺激及減緩局部的發炎反應。

經動脈發炎血管栓塞術 適用符合3大要件者

經動脈發炎血管栓塞術的止痛技術,主要適用於持續超過3個月以上、5分以上的劇烈疼痛,包含五十肩、旋轉肌腱撕裂、網球肘、退化性膝關節炎及足底筋膜炎等造成的疼痛。王博醫師強調,當病人嘗試過包含消炎藥物、復健、震波、貼布、局部注射類固醇、玻尿酸等治療都沒有明顯改善時,就可考慮接受這項止痛治療。

發炎血管栓塞術無嚴重副作用 但無法逆轉退化關節問題

國外研究顯示,發炎血管栓塞術沒有肌肉骨骼缺血壞死、肢體無力、感覺麻痺等嚴重的副作用,較常見的只有治療部位的暫時性紅斑及鼠蹊部穿刺處的皮下瘀青,但多在1個月內會改善消失。

王博醫師指出,發炎血管栓塞術的治療,需經骨科、疼痛科及影像醫學科醫師等專業醫師的評估才可執行,主要的效果為止痛,但無法反轉已經退化的關節與肌腱的撕裂傷;因此,如關節退化過於嚴重,仍需以開刀為主。

【延伸閱讀】

心房顫動如健康未爆彈 危險因子控管成關鍵

六旬翁晚期肺癌病情特殊 兩次基因檢測才控制

晚期大腸直腸癌免驚! 多專科治療團隊集結助攻「腸」久健康

氣喘階梯式穩定控制 醫籲吸入型藥物別害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96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疫情期間減少移動,導致日常身體活動量大為降低。開始出現腰酸背痛、肩頸疼痛的問題,即使天天復健、吃藥還是沒用? 而且有幾個部位按壓下去特別痠痛?要留意可能是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找上門。 筋膜疼痛症候群 受傷、姿勢不良、壓力大三主因 知名預防醫學健康管理的林敬予物理治療師說明「...

閱讀詳情 »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冬天過去,春天來了,也是百花齊放的時候。開始回暖了,皮膚問題也開始蠢蠢欲動,皮膚搔癢乾燥,紅、腫、癢都是常態,除了乾燥脫屑,有些人甚至起疹子長痘痘,到底怎麼回事?季節變換,氣溫變動快速,肌膚是過敏、敏感,還是敏弱,要怎麼分辨?症狀有不同嗎? 氣溫、環境變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肉毒桿菌素,在醫學美容的領域已盛行30年,可減少動態皺紋、皮膚除皺等效果,而醫美大國「韓國」,針對亞洲人體質研發新一代亞洲肉毒(俗稱彩虹肉毒),不僅跳脫傳統肉毒的術後緊繃與僵硬不自然,更通過美國FDA、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台灣TFDA三重認證,擁有900kDA高純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受疫情影響父母收入,張小姐零用錢縮水,加上放假症候群,近來肩頸酸痛,張口耳前發出「嘎嘎」聲響,進食和說話時,臉頰疼痛異常,無法專心、失眠、焦慮。經詳細檢查,確認為「顳顎關節疼痛症候群」,在給予適當治療後,症狀明顯改善。 疫情加上壓力 顳顎關節疼痛患者增加 近來受疫情影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