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7 旬婦關節疼痛達9分,不吃藥無法睡! 新式止痛技術介入好轉

7 旬婦關節疼痛達9分,不吃藥無法睡! 新式止痛技術介入好轉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76歲的女性左側膝蓋疼痛超過2年,長期使用止痛藥、用過貼布,打過關節內注射,也做過復健等治療,但是疼痛依然持續,且疼痛指數(最高10分)已達高等級的9分,走路走沒多久就會開始疼痛,不吃藥就會痛到無法入睡。醫師經影像評估,發現其關節狹窄、骨刺增生,在進行經動脈發炎血管栓塞術後,疼痛指數降到剩2分,走路時的疼痛感大幅減輕。

長期疼痛不易好 恐是關節慢性發炎

成大影像醫學部王博醫師表示,這種長期疼痛一直都不是很容易治療,關鍵在於這類關節炎、肌腱炎的疼痛可能與血管不正常增生相關。日本奧野(Yuji Okuno)醫師針對慢性長期發炎部位,創立增生發炎血管栓塞技術,來達到止痛的效果。

王博醫師進一步解釋,「經動脈發炎血管栓塞術(TAE)」是在X光透視、動脈血管攝影下,用微導管勾選這些新增生的發炎血管並給予栓塞藥物治療,以降低疼痛神經的刺激及減緩局部的發炎反應。

經動脈發炎血管栓塞術 適用符合3大要件者

經動脈發炎血管栓塞術的止痛技術,主要適用於持續超過3個月以上、5分以上的劇烈疼痛,包含五十肩、旋轉肌腱撕裂、網球肘、退化性膝關節炎及足底筋膜炎等造成的疼痛。王博醫師強調,當病人嘗試過包含消炎藥物、復健、震波、貼布、局部注射類固醇、玻尿酸等治療都沒有明顯改善時,就可考慮接受這項止痛治療。

發炎血管栓塞術無嚴重副作用 但無法逆轉退化關節問題

國外研究顯示,發炎血管栓塞術沒有肌肉骨骼缺血壞死、肢體無力、感覺麻痺等嚴重的副作用,較常見的只有治療部位的暫時性紅斑及鼠蹊部穿刺處的皮下瘀青,但多在1個月內會改善消失。

王博醫師指出,發炎血管栓塞術的治療,需經骨科、疼痛科及影像醫學科醫師等專業醫師的評估才可執行,主要的效果為止痛,但無法反轉已經退化的關節與肌腱的撕裂傷;因此,如關節退化過於嚴重,仍需以開刀為主。

【延伸閱讀】

心房顫動如健康未爆彈 危險因子控管成關鍵

六旬翁晚期肺癌病情特殊 兩次基因檢測才控制

晚期大腸直腸癌免驚! 多專科治療團隊集結助攻「腸」久健康

氣喘階梯式穩定控制 醫籲吸入型藥物別害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96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65歲李先生,大約半年前開始,左側手部常出現不自覺顫抖,左手也常感到吃力,行動上不僅左側肢體感到僵硬,走路還出現拖著小碎步。就醫診斷證實罹患巴金森氏症,但在用藥治療後,情況仍不見好轉。進一步就醫才發現,原來李先生腸胃不好,再加上常愛吃肉,以致服用藥物無法吸收,經由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你家有行動不便、須長期臥床或久坐輪椅的人嗎?醫師提醒,失能者在夏季時若長褥瘡,往往較嚴重,若不在褥瘡生成初期就積極處理治療,「不用兩個禮拜就可能會造成皮膚組織壞死。」振興醫院整形外科陳綱華醫師表示,褥瘡是長期肢體活動不良的患者、長期臥床、意識不清楚、有糖尿病或皮膚脆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夏日炎炎,蚊蟲大肆盛行,被叮咬的狀況特別多,皮膚往往會出現紅腫癢的情形;藥劑師提醒,一旦出現被蚊蟲叮咬時,切勿搔抓,以免皮膚發炎反應更加嚴重,可先沖冷水局部冷敷,能暫時止癢,若是使用止癢消炎藥膏症狀都無法緩解,最好是就醫診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藥劑科藥師陳麗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彰化基督教醫院血管基因體中心研發「客製化粒線體」治療技術,可望有助於治療癌症,並使細胞回春。彰基副院長劉青山醫師表示,由於粒線體是身體細胞的能量工廠,如同細胞發電機,一旦生病就會無法提供足夠能量,包括罕見性遺傳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高血脂都與粒線體相關。目前該中心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