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7成不滿40歲上班族 竟出現類老花症狀

  1項針對500名年齡介於18至50歲且無罹患眼睛相關疾病(白內障、青光眼等)的上班族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台灣上班族平均每天使用3C產品時間超過8小時,更有2成長達12小時。由於長時間過度用眼,在過去3個月內,超過7成上班族自認有眼睛不舒適情形,其中最常見的症狀為眼睛疲勞、酸澀,不適程度隨著用眼時間增加而上升。

  三軍總醫院眼科主任呂大文表示,大部分民眾用眼習慣不佳,當眼睛睫狀肌過度收縮緊張而缺乏彈性,正是造成老花眼的主因,調查顯示,有7成未滿40歲的上班族出現類老花症狀,如光線昏暗時看不清楚,或是近距離閱讀、看手機字幕時不清楚等。

  呂大文解釋,眼睛就像相機的鏡頭,會自動調節水晶體以進行對焦,而睫狀肌就是調節水晶體的肌肉,在觀看遠處的物體時,睫狀肌會呈現鬆弛狀態,但在觀看近處物體時,則呈現收縮緊張,因此長時間觀看近物,容易造成肌肉疲乏。

  過往老花眼通常都發生在40歲以後,但現代人因為用眼習慣不佳,臨床上平均年齡已下降到30幾歲。該項調查也發現,超過9成的上班族並不會固定讓眼睛休息,常等到乾澀、不舒服才會閉眼休息,或使用眼藥水等方式來舒緩。

  呂大文建議,民眾應該養成適度讓眼睛休息,或多攝取維生素B12、B6等,達到舒緩效果,若長期眼睛不適,則務必至眼科就診。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懷孕媽媽可得小心!疾管署今(1)日公布國內出現新生兒感染李斯特菌症案例,北部一名女嬰8月下旬一出生,即出現呼吸急促症狀收治住院,經通報檢驗確診。疾管署調查,儘管母親無症狀,但5至6月懷孕期間,曾食用生菜沙拉及生魚片等生食,研判因母...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上海近期一口氣連續公布3例「台灣輸出」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最新一例20多歲長住美國的台灣男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1)日公布其在台接觸的18名接觸者包括PCR核酸檢測跟血清抗體檢驗結果皆為陰性;莊人祥也說,上海公布的...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啥咪!網路竟然流傳「吃深綠色蔬菜傷腎,會造成腎功能不良」的謠言,讓食藥署也受不了。今(1)日在食藥闢謠專區特別強調,適量食用深綠色蔬菜並不會造成腎功能不良;只不過,深綠色蔬菜含有豐富的鉀離子,對於腎功能不全患者,需限制鉀攝取,以免高血...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長命並不一定好命!董氏基金會今(1)日引用國內統計數字指出,國內平均壽命雖達80.7歲,但健康餘命只有72.3歲,晚年平均有8.4年深受臥床及身心疾病之苦,因此不只要長壽,更要延長健康餘命及提高生活品質,而人一過50歲後,不只體力逐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