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8旬翁解黑便 原來是剩下的胃在作怪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8旬翁解黑便 原來是剩下的胃在作怪

一位82歲的老伯2週前有解黑便情形,同時覺得胃口越來越差,且家屬也覺得近期老伯看起來越來越瘦。老伯自述年輕時曾因胃穿孔切除一半的胃,接受檢查後發現靠近之前手術得胃腸吻合處有一腫瘤,證實為腺癌。手術中發現老伯腹腔內有少量腹水,醫師切除殘餘的胃後,手術檢體證實為殘胃癌第四期。術後一個月開始接受化學治療。

殘胃癌會出現噁心嘔吐、吞嚥不適、解黑便症狀

郭綜合醫院一般外科主任盧乃寬表示,殘胃癌是胃癌的一種,就是在殘餘的胃內所發生的癌症。由殘胃發生的原發性癌。殘胃癌佔胃癌之1~5%之間,男女之比約為 5.4︰1,平均發病年齡約為65歲。

殘胃癌的症狀與一般胃癌類似,包括上腹部悶痛,甚至可摸到腫塊,食慾不振,進食後易飽脹,甚至噁心嘔吐,吞嚥不適感,貧血,解黑便,虛弱無力,甚至體重下降。研究指出,胃手術後15年內胃癌的發生率較一般人群的胃癌為低,而術後15年以上,發生率逐漸增高,至術後20年以上,其發生率則較一般人群高出6~7倍。

殘胃癌儘早接受治療治癒率達50%

殘胃癌與大多數胃癌類似,因確診時病況大都晚期,故大多數預後不佳。總5年存活率約30%。第一期與第二期殘胃癌5年存活率約90-100%與40-80%。但若進展至第三期之後(包含第四期)之5年存活率約僅14%。若病況能早期發現而儘早接受根治性手術,治癒率可達50%。

醫師呼籲,平時應注意有無腹部不適症狀,飲食作息應正常,減少攝取煙燻,醃漬類等含硝酸鹽類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適度且規律運動,不吸菸,少喝酒,以預防胃癌發生。尤其曾因胃或十二指腸良性疾病而接受部分胃切除手術者,最慢於手術後15年應開始定期接受胃鏡檢查。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時序雖來到春天,天氣卻仍十分陰冷,照顧寶寶的同時,除了注意保暖外,也要特別留意給寶寶一個安全的睡眠環境,以避免事故傷害發生造成遺憾。依據衛福部統計處公布嬰兒主要死因,103年嬰兒猝死症候群死亡30人,占嬰兒死亡原因3.9%,為嬰兒死因第6位。 仰睡不會嗆奶 不可與...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安安的父母工作忙碌,從小由奶奶帶大,小時候會跑會跳也會自己玩玩具,直到上了幼稚園發現課程跟不上、遊戲課及體能課總是慢半拍也做不好,後來越來越沒自信,甚至開始討厭上學,聽了幼稚園老師建議才至復健科做發展評估檢查,職能治療師利用標準化的評估工具為安安施測,發現安安可能...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六十六歲的林先生平時習慣每日抽一包菸,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病史,近期因右手無名指疼痛且無法活動,他連續求診幾家醫院,都被告知截肢的可能性相當高,而至斗六成大醫院就診,醫師觸診發現他右手無名指冰冷且發紺,指動脈搏動消失,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也延長,但尺動脈與橈動脈的脈動則...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對於癌症病友來說,充足的營養無非是接受治療最重要的支持,然而,正在接受癌症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的癌友,常因副作用而飽受口腔潰瘍之苦,雖然想要多吃東西補充營養,卻難以下嚥。 體重減5% 存活率大減 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凃宜辰營養師表示,癌友體重減少5%,存活率會減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