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8旬翁解黑便 原來是剩下的胃在作怪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8旬翁解黑便 原來是剩下的胃在作怪

一位82歲的老伯2週前有解黑便情形,同時覺得胃口越來越差,且家屬也覺得近期老伯看起來越來越瘦。老伯自述年輕時曾因胃穿孔切除一半的胃,接受檢查後發現靠近之前手術得胃腸吻合處有一腫瘤,證實為腺癌。手術中發現老伯腹腔內有少量腹水,醫師切除殘餘的胃後,手術檢體證實為殘胃癌第四期。術後一個月開始接受化學治療。

殘胃癌會出現噁心嘔吐、吞嚥不適、解黑便症狀

郭綜合醫院一般外科主任盧乃寬表示,殘胃癌是胃癌的一種,就是在殘餘的胃內所發生的癌症。由殘胃發生的原發性癌。殘胃癌佔胃癌之1~5%之間,男女之比約為 5.4︰1,平均發病年齡約為65歲。

殘胃癌的症狀與一般胃癌類似,包括上腹部悶痛,甚至可摸到腫塊,食慾不振,進食後易飽脹,甚至噁心嘔吐,吞嚥不適感,貧血,解黑便,虛弱無力,甚至體重下降。研究指出,胃手術後15年內胃癌的發生率較一般人群的胃癌為低,而術後15年以上,發生率逐漸增高,至術後20年以上,其發生率則較一般人群高出6~7倍。

殘胃癌儘早接受治療治癒率達50%

殘胃癌與大多數胃癌類似,因確診時病況大都晚期,故大多數預後不佳。總5年存活率約30%。第一期與第二期殘胃癌5年存活率約90-100%與40-80%。但若進展至第三期之後(包含第四期)之5年存活率約僅14%。若病況能早期發現而儘早接受根治性手術,治癒率可達50%。

醫師呼籲,平時應注意有無腹部不適症狀,飲食作息應正常,減少攝取煙燻,醃漬類等含硝酸鹽類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適度且規律運動,不吸菸,少喝酒,以預防胃癌發生。尤其曾因胃或十二指腸良性疾病而接受部分胃切除手術者,最慢於手術後15年應開始定期接受胃鏡檢查。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一名30多歲異位性皮膚炎女性患者,只要冬天來臨,皮膚變乾燥,症狀就更加嚴重。寒流時皮膚甚至抓破流血、流出組織液,手腳充滿疹子、傷口,影響皮膚美觀。近期天氣變化異常,忽冷忽熱、氣候乾燥加上空污問題,皮膚容易出現乾癢、敏感症狀,異位性皮膚炎、濕疹、敏感肌等患者求診比例...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隨著老年人口快速增加,失智症成為日益嚴重的全球問題,2017年全球失智症人口接近5千萬人,預計2050年人數將高達1億3150萬人,平均每3秒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依據估算,台灣失智症人口有25萬人,佔7.94%。65歲以上的老人每13人即有1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臨床發現,冬季因攝護腺肥大問題掛病號的患者,比例上比其他季節高出許多。攝護腺肥大患者常常在冬天症狀加重,甚至小便解不出來,其實與溫度變化、飲食、用藥都有關。  冬天進補 酒精成份使攝護腺緊繃 烏日林新醫院泌尿科碎石中心主任林德祺說明,攝護腺阻塞的原因分為...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採訪報導) 一到秋冬季節,皮膚總是出現不少毛病,皮膚科湧現求診病患,過半數都是為了乾癢問題而來。有時又乾又癢,甚至會抓癢抓到皮膚紅腫、脫屑!雖然覺得不是大毛病,但不適症狀反覆發生,已造成生活上的困擾。究竟該如何保養皮膚,才能讓乾癢不上門呢? 長者、乾性皮膚患者 冬季恐加重皮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