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9旬翁吃完榴槤狂流口水、想吐 竟是「榴槤籽」惹的禍

▲卡在食道內的榴槤籽。(照/童綜合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名92歲的老翁,因為年紀大了,大多只能吃些軟爛的食物,某日晚上吃完一大塊榴槤後,卻感到不舒服,老覺得喉嚨卡卡的,也出現流口水、想嘔吐等狀況,一開始自認為只是吃太多與吃太快,想說睡一覺起來就會好轉,沒想到隔天越來越嚴重,就醫才發現竟是一整顆堅硬的榴槤籽完整地卡在食道的末端。

老翁被家人帶到急診就醫時,電腦斷層掃描發現竟是將包裹在榴槤果肉內的硬籽給誤食吞下,過大過硬的榴槤籽無法通過賁門,造成整條食道阻塞不通、橫徑脹大了3公分左右,所幸沒有異物及食物跑到氣管。

童綜合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蔡銘洋表示,榴槤籽大小約長5公分、寬3公分,且質地堅硬、形狀不規則,完整地卡在食道末端,且表面光滑導致使用一般異物夾子無法順利取出,強硬執行又怕傷害食道,加上整條食道也有許多液體及食物滯留其中,檢查過程中極易嗆到,情況一度危急。

醫師研判情況之後,決定改用一向被醫護人員暱稱為「漁網」的異物網來取出榴槤籽,將原本閉合的漁網深入到患部後,才將網子打開套住榴槤籽,慢慢地順著食道拉出,在上食道括約肌又經過一番掙扎才取出,前後花費20多分鐘。

蔡銘洋強調,誤食異物之後,若異物太大或食道蠕動功能欠佳容易造成阻塞,而老人家因為咀嚼能力不佳、吞嚥功能退化,屬於誤食異物的高危險群,更需要小心進食;異物產生的症狀,包括:咽喉痛、胸腹部疼痛、吞嚥困難、吞嚥疼痛、噁心、嘔吐、流口水等,尖銳物品更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破裂導致腹膜炎。

蔡銘洋提醒,進食應細嚼慢嚥,尤其,老人家更要慢慢咀嚼,小心水果籽或雞、鴨、魚等動物骨頭,若有誤食異物的症狀,應立即就醫,並至有消化道內視鏡中心的醫院,由有經驗的消化科醫師進行檢查,切勿自行處理而造成更大的傷害。

照片來源:童綜合醫院提供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連續6天零確診,更已經31天以來未見本土病例,解封下一步是誰?交通部長林佳龍今(13)日表示,雙鐵的「自由座」可能會提早開放,或是在配對位置時放寬一點。另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鬆口,正針對雙鐵飲食禁令,會慎重考慮解禁。 不過...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確診加零持續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3)日宣布,國內今日無新增病例,這也是連續第6天國內沒確診個案,且連續第31天沒有本土個案傳出,但先前國內已有兩度連續6天加零隔天卻又見新增的紀錄在,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怎麼樣的一封信,竟會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直呼「台灣最美的風景就是人!」陳時中今(13)日下午在例行疫情記者會上就主動掏出一封小姐妹寫來的卡片,童言童語感謝防疫人員付出之外,還寄上小姐妹辛苦存下來的一對「護理師娃娃」存...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挺醫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3)日由交通部長林佳龍親自上陣宣布,即日起6月底止,防疫旅宿實施對象,擴大納入防疫醫事人員了,可由旅宿業者直接折抵住宿房價,每房每日最高折抵1500元,且不分平假日、不限次數。林佳龍說,這是體貼平常工作壓力大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