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90%的人都錯了!男人千萬不能這樣「刮鬍子」...難怪附近痘痘狂飆!太可怕了!

許多男生在洗澡前喜歡將鬍子刮的乾乾淨淨,在洗澡的時候以便去掉在臉上的一些鬍子渣,這樣既方便、又乾淨。但是,這樣做對皮膚真的有好處嗎?鬍子刮的乾乾淨淨就好嗎?一起來看看吧!
90 的人都錯了!男人千萬不能這樣「刮鬍子」...難怪附近痘痘狂飆!太可怕了!

洗澡前刮鬍子可能會引起感染

我們用剃鬚刀刮完鬍子之後,其實會留下許多微型創口,這些微型創口雖然很小(小到眼睛都不一定看得見),但是在洗澡時熱水的衝擊下會使創口變大,在沐浴露、洗髮水、洗面奶的刺激下,容易起一些小紅痘痘,影響美觀。

90 的人都錯了!男人千萬不能這樣「刮鬍子」...難怪附近痘痘狂飆!太可怕了!

刮鬍子的最佳時間

2 既然在洗澡前不宜刮鬍子,那麼,什麼時候刮鬍子最好呢?清晨是刮鬍子的最佳時間,這個時候的皮膚比較放鬆,在剃鬚時可減少被損傷的幾率。

刮鬍子的時候男子可儘量繃緊臉部的皮膚,這樣可以減少刮鬍子帶來的創傷。刮鬍子時儘量先順毛孔,再逆毛孔剃鬚。

 

刮鬍子不是刮的越乾淨越好

3 幾乎上所有的男性都認為鬍子應該刮的乾乾淨淨,但是,鬍子如果刮的太乾淨,就會造成「剃刀腫塊」,這是因為極短的鬍子可能會長在皮膚裡面出不來,造成難忍的疼痛。

 

溫馨小貼士

4 各位帥哥們,刮鬍子的注意事項都清楚了嗎?把握正確的刮鬍子時間和方法就可以避免皮膚問題了。

 

  對於一個男人來說,每日潔面剃鬚是出門前必不可少的工序之一。但是,男人剃鬚也不是一個簡單活,需要掌握刮鬍子的正確方法

 

  1、刮鬍子的正確時間:選擇在清晨剃鬚

  清晨是剃鬚的最佳時間,睡眠中由於新陳代謝加快,皮脂腺分泌旺盛,使得毛髮生長迅速。經過一夜「瘋」長,早晨正是最好的「砍伐」時機。而且這時的皮膚比較放鬆,剃鬚也可減少被刮傷的幾率。

 

  2、忌諱從不同方向刮鬍鬚 

  鬍子天天長,一次是刮不完的。但是,你也不需要從各個方向向鬍子發起猛攻,這樣的結果,只能是把鬍鬚剃得太短,最終形成倒須。

 

  3、不要在洗澡前剃鬚

  剛剛剃鬚後的皮膚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微創,比較敏感,這時馬上洗澡,沐浴液、洗髮液還有熱水等的刺激,容易引起剃鬚部位的不適,甚至發紅。

 

  4、不要在運動前剃鬚 

  運動時,身體的血液循環加快,大量的汗液會刺激你剛剛刮過的皮膚,引起不適甚至感染。

 

  5、26度剃鬚法則

  剃鬚時應繃緊皮膚,以減少剃刀在皮膚上運行時的阻力。然後適量塗抹剃鬚膏,先從鬢邊、兩頰和頸部颳起,其次是下顎,理想角度是26度左右,並儘可能減少回刮。

 

  6、不要剃除毛粒 

  雖然剃毛粒會刮得更乾淨,但容易刺激皮膚形成倒須。

 

  7、不要拔向內生長的鬍鬚

  不要用鑷子把它拔掉,應小心地把它拉出來,用剃鬚刀刮掉,然後再用須後水和須後乳滋潤皮膚。

 

  8、護理比剃鬚更重要

  「鬍子區」的皮膚比其他部位更易乾燥,每天的剃鬚即使手法再嫻熟、動作再仔細,都不可避免地產生刺激,這時須後護理就顯得尤為重要。正確的剃鬚程序是:基礎剃鬚過程、剃鬚後護理(須後水)、基礎護膚程序(爽膚水、面部滋潤乳液、防曬霜)。

 

  9、須後水≠爽膚水 

  千萬不要將「須後水」與「爽膚水」的概念混淆,雖然都是水,但作用卻不同。須後水是用在剃鬚後,主要的護理部位是鬍子區域的皮膚。而爽膚水則是用在潔面後,是針對整個面部的潔後護理。

 

  10、使用清爽的護膚品 

  男性皮脂腺多而發達,角質層粗厚,所以看起來更爺們兒。從春夏開始男人們的臉上就泛起了油光,這時用清爽的潤膚露或保濕啫喱,可調理鎮靜剃鬚後的肌膚,以水抑油,改善出油現象。 

 

  刮鬍子長痘痘怎麼回事 

  痘痘大多是由兩個原因引起的,一個是因為皮膚屬於油性皮膚,皮脂腺過於發達,皮脂分泌過旺。如果毛孔被堵塞或者是因為其它原因導致排油不暢,那麼皮脂腺繼續分泌,皮脂就在毛孔中累積起來,突起、成為痘痘。

  原來我以為鬍子的皮膚有問題是夏天出汗多的緣故,晚上看報才知道,是蟎蟲侵害了皮膚。原來是我們過夏天,這微生物也過喲。據介紹說,蟎蟲無處不在,它是一種肉眼不容易看見的害蟲,其分泌物和蛻皮都是過敏原,進入人體呼吸道或接觸皮膚後,出現打噴嚏、流鼻涕、鼻塞、咳嗽、氣喘等症狀。蟎蟲大多生活在居室的地毯、床墊、枕頭、沙發等處。看來打掃衛生也是男人的事,要處處注意衛生。

  使用剃鬚刀,最好是每次用後都清理一次,能卸下的不怕水的構件,用水清洗。報上說清洗後滴上一小滴風油精。其實我們知道是蟎蟲在作祟是關鍵,處理的方法就是次要的了。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出國旅遊已成為國人主要休閒活動,但民眾最怕途中發生意外,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提醒,若旅遊期間生病、受傷在當地就醫,只要持就醫繳費等相關收據,回國後就能申請境外就醫核退,去年總計有10萬5千多起核退案件,其中6成5是在中國大陸就醫。   不過,健保署專門委...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芊聿/台北報導】所有家長最大的心願就是寶寶能健康平安長大,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宣布,從10月1日起擴大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篩檢項目,從原本11項增至21項,只要新生兒出生48小時採取微量的腳跟血就能完成篩檢。   國民健康署婦幼健康組簡任技正陳麗娟表示,為守護新生兒的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病人自主權利法》年初上路,民眾可至醫院進行醫療照護諮商(ACP),完成善終。消基會日前針對6直轄市50幾家諮商醫院調查發現,僅有1家可隨時安排諮商,甚至有1間醫院須等3個月,且半數醫院無減免弱勢族群,多處仍不完善。消基會秘書長吳榮達表示,目前諮商費約2250-3500...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馬姍妤/台中報導】1名4個月大的陳姓女嬰頸部右側長了顆腫瘤,因生長迅速,已達4.5公分,導致外觀隆起、壓迫食道及氣管而無法順利進食與呼吸,差點沒了性命,就醫後經核磁共振確診為頸畸胎瘤,為保護女嬰細嫩的皮膚並考量外表美觀,童綜合醫院達文西中心暨耳鼻喉部主任蔡青劭建議採用達文西微創手術切除...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