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95歲老中醫 40多年堅持吃的一樣東西,關節好的健步如飛呢!

 
95歲老中醫 40多年堅持吃的一樣東西,關節好的健步如飛呢!
薑是一種原產於東南亞熱帶地區植物,不僅是我們日常用的調味品,還是一味好葯。在北京的中醫界有位路老先生,95歲仍在行醫,他稱自己的養生之道,就是40多年來堅持吃薑。
95歲老中醫 40多年堅持吃的一樣東西,關節好的健步如飛呢!

生薑味辛,性微溫,入脾、胃、肺經,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毒的功效,最突出的作用就是調理脾胃。

中醫稱脾胃是人的「後天之本」,生薑能使脾胃健運,氣血充足,令人體保持完好的狀態。

宋代《東坡雜記》中曾記述,杭州錢塘凈慈寺一位80多歲的老和尚,面色童相,「自言服生薑40年,故不老雲」。

大陸媒體報導說,路先生在和學生們討論養生方法時,強調得最多的就是「後天之本」——脾胃,他在治病救人方面也重視調理脾胃,在自己的養生保健方面更是身體力行,40多年以來堅持吃薑。

從上個世紀70年代起,路家每天的早餐桌上,都少不了生薑的影子,路老的兒子、學術傳承人路喜善說,平時他們家的姜一買就是好幾斤,先用鹽腌一下,再用醋泡,有時根據口味加點糖。吃的時候,切成薑絲、薑末。

路先生解釋,薑有發散的作用,能避風寒、預防感冒、幫助消化,還能促進膽汁分泌;醋是活血的,能止痛,還能防止薑太辣,這樣做味道最好。

不過,吃薑也有講究:

晚上不吃

晚上需要休息,陰氣內斂,生薑為發散之品,晚上吃薑,容易耗氣,所以晚上不宜吃薑。

秋季不吃

秋天氣候乾燥,燥氣傷肺,吃辛辣的生薑,容易傷肺,所以秋天不適宜吃薑。

特殊人群不吃

陰虛火旺、有內熱的人(手腳心發熱,手心出汗,愛喝水,經常口乾、眼乾、鼻干、皮膚干、心煩易怒、睡眠不好的人),吃薑會加重陰虛的癥狀,因此不宜吃生薑。

患有癰腫瘡癤、肺炎、肺結核、膽囊炎、腎盂腎炎、糖尿病、痔瘡的病人,也不宜吃生薑。

生薑療法

1。外感風寒、鼻子不通氣、流清鼻涕、頭痛發熱或淋雨後發冷、肚子痛,可用鮮姜25克切碎加上紅糖,以開水沖泡服用。

2。慢性胃炎、胃疼、噁心嘔吐,可用鮮姜15克、橘子皮15克,用水煎服,一日3次。

3。老年人慢性咳嗽,不發燒,吐白痰,可將鮮姜搗汁,半匙薑汁加1匙紅糖服用,早晚各1次。

4。關節痛、關節發涼,可用鮮姜、大蔥各一半,切碎炒熱,用布包好,貼在患處。

 

 

文章來源

相關推薦

「硬摳摳」一族照過來!工作忙碌、壓力大,長時間久坐辦公室吹冷氣、打電腦,長期的姿勢不良又缺少運動,導致血流速度減緩、血管缺氧、乳酸代謝物和神經廢棄物堆積,容易發生肩頸痠痛的情形,甚至會突發暈眩天旋地轉或昏沉;尤其,邁入更年期的女性上班族,經常抱怨腹部肥胖,像「小腹婆」。有以上困擾該怎麼緩解?不妨在特...

閱讀詳情 »

脂肪肝俗稱「肝包油」,顧名思義,就是肝細胞內有脂肪堆積。雖然在中醫裡沒有「脂肪肝」這病名,但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終於找到「倒地蜈蚣草」能降低脂肪肝的實證研究,並獲得專利申請,讓中醫研發在台灣再度揚眉吐氣。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陳旺全指出,脂肪肝是門診常見症狀,初期症狀不明顯,一般人都是到了...

閱讀詳情 »

早晨起床,「小弟弟不升旗」、看刺激A片卻完全沒有反應,甚至與另一伴進行魚水之歡時,也像是「軟男」,小心這一些是已罹患器質性勃起功能障礙徵兆。尤其,年紀輕輕的「小鮮肉」也不可大意,以為自己不可能是「蒟蒻男」,醫師提醒,有勃起功能障礙要趁早就醫治療,甚至只要服用一顆勃起功能障礙(ED)藥物,就能化解器質...

閱讀詳情 »

退化性關節炎伴隨而來的疼痛不適,不僅讓人難受,更是導致人體行動力打折扣的頭號原因元凶之一!但想要預防退化性關節炎發生,到底該怎麼做呢?專家表示,適度強化關節韌帶,避免韌帶受傷、鬆弛,是有效維持關節活動穩定度、防止關節軟骨因磨損發炎而退化的保養關鍵。 牽一髮動全身!關節韌帶鬆弛,軟骨易磨損退化釀關節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