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97歲老中醫沒有高血壓,也沒掉一顆牙!他竟然是這樣做到的!

 

97歲的老人是怎樣一個狀態呢?顫顫巍巍?一身慢性病?牙口還不好?不見得!

 

大陸國醫大師李輔仁是近代四大名醫施今墨的嫡傳弟子、北京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97歲的他,沒有糖尿病和高血壓,說起話來仍是聲音寬厚、底氣十足,臉上的皺紋也很少,幾乎沒有老年斑,牙齒也雪白整齊。

 

他有何保養秘訣?“我的牙全是自己的。”在今年的全國政協會議上,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他,神采奕奕地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97歲老中醫沒有高血壓,也沒掉一顆牙!他竟然是這樣做到的!97歲老中醫沒有高血壓,也沒掉一顆牙!他竟然是這樣做到的!

  △今年兩會期間,記者採訪大師李輔仁(來源)

 

 

秘訣一【飲食】:什麼都吃些,什麼都不多吃!

 

 

吃喝有度的飲食規律對養生保健至關重要。要做到膳食平衡,什麼都吃些、什麼都別多吃才好。

 

中國人傳統飲食中帶糖的食品很多,如元宵、粽子、月餅,所以他有意識地不吃糖,長期堅持下來,至今和高血壓、糖尿病不沾邊。

 

  李輔仁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常是粗茶淡飯,而隨著年紀增長,逐漸養成了這樣的飲食習慣:

 

素淡為主、少吃甜食、少吃脂肪、多食水果及蔬菜。

 

他自己平時吃得非常簡單,也不吃什麼特別貴重的補品。“我從來不抽菸,不喝酒,而且不吃任何保健品。”

 

 

秘訣二【鍛鍊】:最愛走路,隨時走起來!

 

 

現在很多人在室內工作,一動不動地坐上一天,這樣久而久之,體力就慢慢地消耗殆盡。人需要隨時隨地堅持運動,持之以恆。

 

“我經常走路,而且走得很快。現在想起來就走幾步,不論是在辦公室還是在院子裡。”

 

在全國政協委員醫療衛生組的分組討論間歇,李輔仁就到會場外的走廊走上幾個來回,行動敏捷,步態優雅。

 

走路的好處有很多:

 

  1、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

  2、提高免疫力,延緩衰老;

  3、增強心臟功能;

  4、減少體內多餘的脂肪;

  5、減少患動脈硬化的可能性;

  6、有效保持骨密度和優質骨骼;

  7、強健腿足、筋骨,使關節靈活;

  8、促進人體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

 

  除了隨時走路,李輔仁的運動還有:

 

  1、每天堅持買菜,而且買菜時不用超市的手推車,而是提個籃子,這樣也相當於一種鍛鍊方式;

 

  2、看電視不坐,站著活動關節;

 

  3、上班時不搭乘電梯而選擇爬樓梯;

 

  4、平時家裡掃地、擦地板都是他的事。

 

 

秘訣三【健腦】:每天讀書看報、午睡1小時。

 

 

他90多歲高齡時還在給病人看病,工作的繁忙,非但沒有使他感覺累,反而越發感到生活充實。

 

“一個人的精神寄託很重要,若自己60歲就退休,就沒今天這樣好的身體,身心健康均在於運動。”

 

“生命用則進,不用則廢,頭腦也是一樣。”除了工作,他健腦的方式是:

 

  1、每天要讀書看報;

  2、每天一定保證7個小時的睡眠;

  3、保證1小時的午睡。

 

“用進廢退”是保證身體健康的真諦,每天保持適量的運動是延年益壽的靈丹妙藥,不僅鍛鍊了腿腳還鍛鍊了頭腦。

 

 

秘訣四【秘方】:獨創“通腸方”。

 

 

李輔仁的養生經驗中,特別強調保持腸道通暢。

 

保持大便通暢,除了多吃蔬菜、水果、雜糧等、適當運動,還要常做腹部按摩,具體手法是:

 

以手繞臍周推按,以順時針(順著結腸蠕動的方向)為好,或順時針、逆時針交替進行。

 

如果大便仍然秘結,可考慮用藥物來輔佐通便。對於老年便秘,李輔仁還獨創了一個水煎服的潤腸通便方:

 

肉蓯蓉30克

全瓜蔞30~50克

草決明30克

玄參30克

生地30克

火麻仁10克

酒軍炭5~10克

白朮15克

黨參15克

牛膝10克

生首烏20克

枳實10克

甘草3克

 

 

秘訣五【養心】:做每件事都將心比心。

 

 

“醫乃仁術,為醫者,醫術固然應求一流,而醫德更應高尚。醫生應以病人為本,以仁者之心待人。”這是他的座右銘。

 

養心才能養身,我們做事情要胸懷大度,儘力但不必計較,自己可以做到的一定努力做到,做不到的不要強求。

 

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七八,那就必須有寬大胸懷,學會看得開,想得開,擺脫開。李輔仁說:“我幾十年與人為善,助人為樂,不傷人,不記仇,不報復,事業上不斷努力鑽研。”他堅持十條規則:

 

  1 、情志開朗,恬淡虛無;

  2 、怡情養性;

  3 、起居有常,順乎自然;

  4 、適當活動,掌握恰當;

  5 、睡眠充足,早睡早起;

  6 、居室清潔,陽光充足;

  7 、寬大為懷,寵辱不驚;

  8 、吐故納新,空氣新鮮;

  9 、智能用腦,多作貢獻;

  10、定期檢查,防微杜漸。

 

李輔仁從事保健工作數十年,他一直本著“將心比心”的原則做事情,讓自己少些遺憾,多做些好事。

 

 

文章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由花蓮慈濟醫院護理人員發想,投入創新研發改良每天使用的醫療器材,不僅發明了「持續性給氧面罩」、「複合式功能管路裝置」,甚至製作健康適能友善教材「皮太太理膚歷險記」,翻轉護理照護程序,提供安全與創新的照護。 複合式功能管路裝置 可避免拉扯、滑脫 一般鼻胃管,常因翻身造成拉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採訪】2019台灣醫療科技展,新光集團結合新光醫院、新光人壽、新光銀行與新光保全共同參加,並以「新光讓愛發光,啟動樂齡人生」為主題,從全人醫療、數位金融、智慧照護、樂齡共生等議題出發,整合新光資源推出四大展區,要讓逛展民眾滿載而歸。民眾現場體驗 復健科醫師不定時駐診 新光醫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天氣變冷了,不但一般民眾容易手冷腳冷全身冷,有些人的關節甚至就像是氣象台,一變天就關節痛!有些「冷底」的女孩,一遇到冷空氣就狂打噴嚏、流鼻水,很怕冷氣冷風吹到頭頸、後腦杓。溫差大易導致血管收縮、血壓上升,高血壓、動脈硬化的患者增加心血管負擔,極易引發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

閱讀詳情 »

國民健康署建議小孩和我們每天「早晚都要喝一杯奶」,但根據國民營養調查,小學學童平均每天只喝0.5杯,這讓小孩子攝取的鈣質遠遠不及建議量! 調查同時也指出小學學童的鈣質僅攝取建議量的50%,而這在生長快速的小孩時期可不是什麼好事!因此,營養師要呼籲爸媽們別忘記要讓孩子喝足第二杯,也才能有攝取足夠鮮乳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