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AI取代醫師肉眼 台大醫院新系統數秒內可判斷是癌或痣

▲台大醫院開發皮膚科疾病分類系統,可取代醫師肉眼判斷。(照/台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AI取代醫師肉眼判斷,皮膚上冒出的究竟是痣?斑點?或是惡性皮膚腫瘤?幾秒內就能判讀。台大醫院醫神計畫團隊今(26)日宣布與威強電集團威聯通共同開發「皮膚科疾病分類(AI-CDSS系統)」技術,建立AI平台與手機App輔助醫師在門診時快速判斷皮膚疾病狀況,並即時提供後續建議。

這項平台自動判讀皮膚科的5類疾病,分別為:基底細胞癌(BCC)、黑色素瘤(Melanoma)、鱗狀細胞癌(SCC)、痣(Nevus)、脂漏性角化症/老人斑(SEB K)。

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詹智傑表示,其中3類是不可忽視的惡性皮膚腫瘤,而2類良性的痣或老人斑有時難以區別,而皮膚科疾病分類AI-CDSS系統,利用人工智慧演算法,以國人的皮膚狀況與變化為基準,並依據實際病理切片報告為訓練標準答案,第一階段測試資料驗證的準確度已達9成。

綜合分析每一張影像後,詹智傑說,系統會以疾病可能性的長條圖形式,快速提供判讀結果供臨床醫師參考,作為初步快篩良性、惡性腫瘤的輔助系統。

台大醫務秘書賴飛羆表示,該項系統只花了5個月就開發出來,背後主要是因為台大醫院擁有豐富的資料庫,並採用3種知名的深度學習架構:Inception V3、NasNet 以及 Inception ResNet V2的模型分析結果。

台大醫院指出,醫師只需將病人皮膚病灶處拍照後上傳至系統分析,幾秒內就可以在手機上顯示判讀結果,於醫師臨床診斷時快速提供類似第二專家意見,台大醫院皮膚科門診已驗證試用中。

照片來源:台大醫院提供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自購的疫苗,最新傳出又有一批、約41萬劑的莫德納疫苗將於30日(周三)運抵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8)日下午證實這項消息,對比先前飛機沒落地前的三緘其口態度,陳時中說,很多新聞都這樣登了啦,也確有其事,「我一直說沒有,坦白講也沒有必要」。 陳時...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面防堵印度Delta變異株再侵台,台灣國境全面加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重申三大加強措施,提醒民眾不要再以為可以回家「居家檢疫」了,只要是從國外入境者一律得集中隔離14天。而指揮中心統計,昨單日從7大重點高風險國家入境台灣僅11人。 國境是...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單日確診跟死亡人數雙雙來到新低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公布國內新增60例本土COVID-19確定病例;另確診個案中新增3例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確定整個發病病例往下走,確診縣市也比較少,都是好的現象。但他也憂心近日外面人流明顯增加,...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印度Delta變異株入侵台灣,外界最關心是否已由屏東縣向外擴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8)日下午公布最新檢驗結果,包括最早確診的秘魯祖孫同班機乘客以及防疫計程車司機在內的新北接觸者,初步已檢驗者的PCR結果皆為陰性,他強調「目前還未脫離區域的情況」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