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FAT話連篇/運動聰明吃 減肥效果加倍奉還

FAT話連篇/運動聰明吃 減肥效果加倍奉還

圖說:其實運動前進食才有體力,除了能避免提早疲勞,還能防止運動過程中產生的饑餓感。 (擷取自flickr,作者Ed Yourdon.)

欣傳媒 | 尤滋滋

隨著年紀的滋長,身上的基礎代謝似乎被劃上了休止符,ㄧ動也不動,還記得還在那青春年少,稍微少吃ㄧ下,身體就像修圖軟體ㄧ般,輕輕鬆鬆就能把肥肉戳不見,現在哩?唉!歲月不饒人呀!

在很有自知之明的了解到基礎代謝的流失,唯有運動才能搶救身材,因此跑步、游泳、飛輪…樣樣來,聽說空腹運動有助燃燒脂肪,運動完兩小時內絕對不能吃,不然就功虧一瞶,就在喜滋滋的分享運動歷程,此時發現李組長眉頭一皺,原來案情不單純呀!阿勒??有錯嗎?

空腹運動如沒油的汽車 跑不動

國外曾有研究,空腹運動有助燃燒脂肪,但餓著肚子去運動,則可能因為太過飢餓,運動時間無法拉長,反而使得減重成效不佳,更可能因加速消耗血糖,而產生手抖、頭暈甚至暈倒。原理如同汽車一般,沒有油的車輛,如何能在街上跑。其實運動前進食才有體力,除了能避免提早疲勞,還能防止運動過程中產生的饑餓感。

澱粉如木炭 加速燃燒

運動前應以碳水化合物、低脂肪的食物為主,因為肌肉在活動時最需要的就是熱量,而能夠提供熱量的就是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道理就如同烤肉一般,沒火了會增加木碳,以幫助燃燒,而澱粉類就如同木碳,以幫助運動的熱量消耗。因此運動前30分中,不防吃片吐司、麵包,為身體補充能量,加速燃燒。

運動後才是飲食的黃金時間

運動後肚子餓只能猛灌水,那麼努力在運動,如果破功吃東西,就前功盡棄了。OH~那你就大錯特錯,其實運動後才是吃東西的最佳時機。(蝦毀呀!大大顛覆長久以來的認知)因為不僅不會變胖,更能幫助減重。康健曾寫到:運動後飲食,這些熱量不會被儲存成脂肪,而是拿去修補運動過程中消耗的能量與組織。愈晚吃,熱量來不及拿去修補,反而容易形成脂肪堆積。SEE~就是這個光。

運動前後聰明吃 減肥加倍奉還

運動前後掌握簡單2守則,「運動前碳水化合物;運動後蛋白質+碳水化合物<300卡」。碳水化合物被人體吸收後,會轉化成肝醣,是肌肉運動時最重要的能量來源。而蛋白質是構成肌肉組織的原料,運動後攝取蛋白質,有助肌肉生成、代謝,及修復。碳水化合物可恢復維持體力的肝醣,蛋白質者則能修補因運動受到破壞的肌肉組織。

Fit Fit又Fat Fat,更多Fat言Fat語,請進「FAT話連篇」專輯

http://www.xinmedia.com/n/featurestory_list.aspx?collectionid=216
相關文章
FAT話連篇/超輕鬆運動法II 慢慢的 減肥效果大
2013日本流行語大賞 年度大賞歷年最多
FAT話連篇/超輕鬆運動法 減肥還會變聰明

本文出處,更多精采內容請上《欣傳媒》《欣傳媒》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上午指出,如果台灣人要在中國打武肺疫苗,會做出妥善安排。針對中國政府可能要為台灣人打疫苗一事,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坦言,中國政府希望怎麼打疫苗,我方沒辦法限制要或不要。進入秋冬季節,武漢肺炎疫情威脅更顯嚴峻。朱鳳蓮今日上午表示,如果台灣民眾想要在中國施打疫苗,會做出妥善安排...

閱讀詳情 »

國產武漢肺炎疫苗即將進入第二期臨床試驗,衛福部食藥署今天宣布「COVID-19疫苗臨床試驗意向登記平台」上線,預計招募2萬人以上,短短半小時全台就超過百人登記。指揮官陳時中特別向大家表達感謝,並表示,台灣民眾一直對於公益參與都非常熱心。他強調,這是全民運動,期盼大家一起努力完成。「COVID-19疫...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公布,國內新增4例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確定病例(案582至585),其中3例自印尼入境,1例自比利時入境。陳時中表示,案582、584、585均為印尼籍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40多歲,10月28日自印尼搭機來臺工作,入境後分別前往國內3處集中檢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韓國近期新冠肺炎的本土病例爆不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1)日親自宣布,因為韓國持續出現療養設施、職場、學校、教會群聚感染事件,本土病例呈現上升趨勢,且已連續2周超過中低風險分級標準,因此即日起,將韓國自中低感染風險國家移除。 指揮中心公布最新各國感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