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N號房事件的自我防護 延伸情緒反應可以這樣處理

N號房事件的自我防護 延伸情緒反應可以這樣處理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日前韓國爆出「N號房事件」,有人在社群平台上販賣性行為影片,包含未成年、性侵、性暴力內容,而有二十六萬人付費參與其中。台灣也有許多報導和評論在談論此事,其中不乏針對韓國社會文化的剖析、性別平等議題的討論以及性平理念的推廣。諮商心理師馮彥翔表示,他開始注意到身邊有些朋友,在看到相關新聞後會有較多的情緒反應,如何因應面對以及自我照顧,諮商心理師提出三點方法。

面對暴力事件情緒反應 能夠怎麼做

諮商心理師馮彥翔指出,由於N號房事件涉及大量性暴力的訊息,光是許多對女性的性虐待描述就可能會讓人有煩躁、憤怒、憎惡、悲傷、恐懼等情緒反應;也可能有人會對此類犯罪事件的參與者、(意圖)觀看者產生反感,覺得怎麼可以有人如此惡意傷害別人,只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使人對於世界與社會的基本信賴產生懷疑。

而如果不只是單純接受相關資訊,而是過去有遭受性騷擾、性侵害、性暴力的人,看到這類新聞可能也會勾起自身經歷,引起或加劇一些創傷反應。除了上述的情緒外,也有可能會造成相關負面回憶不斷湧現、高度敏感緊張焦慮害怕、情感麻木,反而感受不到任何情感。

如果很關心這件事 可以做些什麼?

網路上會看到各種相關的新聞報導,也看到有些人在轉貼一些報導或者評論。這個議題涉及人權與性別,是個值得持續發聲與注意的議題,但在過程中也不要忘記保護自己和他人的情緒。以下有幾點是大家可以做的:

1. 留意轉貼的文章內容:

轉貼與討論的重點應該是在事件本身,而非以驚悚的內容吸引注意力。因此在轉貼相關內容前,可以注意一下其中有沒有過度露骨或聳動的內容,並選取合適的資訊做討論,就不會引起過多負面感受。

2. 落實日常生活中的性別平等:

N號房事件的背景脈絡,其實是社會整體的性別結構,而非單純加害者的行為有多脫序。因此如果關注這個議題,長期而言可以將注意力放在平常生活中努力落實性別平等、尊重、友善的態度。

特別是男性而言,可以注意自己也會有性別刻板印象甚至性別歧視、性騷擾的言語或行為,覺得「只是開玩笑而已沒什麼」;或者在網路上瘋傳OOO外流影片時也會「想上車」;是否有時會為了凸顯男子氣概而刻意貶抑女性。先從自身做起,若有餘裕,也可以試圖影響身邊的人。

3. 持續關注相關議題

如果真的很關心這類新聞,可以試著開始關注一些平常便在談論性別議題的團體或個人,也許你會看見台灣仍然有很多值得改善、進步的地方,以及可以如何思考、討論,讓社會更好。藉由實際行動的投入,可以從行動中感受控制感與價值感,而這些感受正好能成為我們面對N號房事件中讓人感受到的無力、挫折、懷疑等負面情緒時最好的心靈支柱。

【延伸閱讀】

防疫更要控制好氣喘! 嚴重型氣喘病患更應按醫囑規律用藥

偏方治子宮內膜異位症 囊腫三個月竟激增2倍大!

肺癌新一代ALK標靶納健保 無惡化存活期1年增至近3年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70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孩子多麼希望,你能看見並接納當下的他,不去譴責過去的他,也不去預設未來的他。請放下手機、電腦、處理不完的公事和待辦事項……就這一刻,心無旁騖,和你的孩子在一起。用「活在當下」的方式,建立你們超越語言的深層連結!這或許是為人父母者,最難面對的真相:孩子的問題,大多都是你自己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家住台中,59歲的周阿姨,年輕時走路經常感到雙腿無力、搖搖晃晃,總被笑說「像素還真走路」,也因此腰部、鼠蹊、膝蓋常感不適,去年開始雙腿疼痛、無法久走,更影響到工作表現,赴醫檢查,確診為兩側先天性髖臼發育不全併嚴重髖關節炎,經置換手術治療後,走路不再疼痛,也比之前更有...

閱讀詳情 »

長期住在養護中心的82歲阿嬤,從未發生過跌倒意外,卻常跟醫護人員抱怨腿部疼痛,照護中心送醫才發現,阿嬤腿骨骨折,檢查顯示骨密度竟只有-5.8,屬於嚴重骨質疏鬆,照顧員只是幫她翻身就引發骨折。 根據美國研究指出,8成養護中心年長住民為嚴重骨鬆的高危險群,除了老化之外,許多人因長期臥床,服用多種藥物,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希望擁有好身材,甚至擁有翹臀嗎,但要注意,若想透過健身達到完美曲線,訓練時可得注意姿勢,否則效果恐折半外,還可能因此受傷;一名30歲朱小姐,因不滿自己身材,因此勤上健身房,尤其在意臀部曲線,開始練起深蹲,且重量越做越重,沒想到後來臀部不僅沒變翹,大腿還變粗,還因此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