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PM2.5危害大! 防護6招報你知

PM2.5危害大! 防護6招報你知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罹患慢性肺部疾病的陳伯伯時常入住病房,醫師勸誡他不要再抽菸,亦建議他查詢氣象局懸浮微粒PM2.5預報資料,濃度偏高最好不要在外面活動。陳伯伯對於PM2.5這個名詞很陌生,解說後才了解到原來髒兮兮的空氣會讓他的肺部疾病加重。

PM2.5粒子 造成肺炎、肺癌甚至心血管疾病

究竟PM2.5是什麼?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7B病房副護理長王瓊玉說明,中文稱為懸浮微粒,係指懸浮在空氣中氣動粒徑小於2.5μm(微米)大小。來源可分自然界及人為因素,自然界有火山暴發,沙漠塵埃等,人為因素則人為石化工廠、發電廠、焚化爐、汽機車等所排放廢氣,其中以人為之化學污染最為嚴重。這些有毒物很容易經由空氣傳播,又因其顆粒物能夠在大氣中停留很長時間。

PM2.5粒子更可穿透肺泡直達血液,隨著血液在體內循環,是造成肺炎、肺癌、氣喘等等呼吸道、心血管疾病殺手。另有研究則指出,還可能影響腦部,增加中風或失智風險、造成神經性退化疾病,出現阿茲海默症前期病理變化。導致新生兒出生體重下降,體重不足會增加病變及死亡風險。

避免接觸、保護口鼻 室內也要防空汙

無所不在的PM2.5,我們應當要如何自保呢?細懸浮微粒(PM2.5)是空汙中的主要殺手,王瓊玉副護理長提供6大方法,一起抵抗全民健康公敵空汙對人體的危害:

1、掌控PM2.5情報

運用電腦或智慧型手機,上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或APP,即時掌控PM2.5濃度與分級。

2、霧霾時少出門

若必須出門,盡量避開上、下班尖峰時段。

3、減少接觸汙染空氣

可戴帽子、穿長袖的衣服,返家後清潔全身髒汙。

4、保護口、鼻呼吸道

慎選能過濾PM2.5的口罩,如N95,才能有效保護口、鼻呼吸道。一般的活性碳口罩,只能避免吸入異味及醫療用口罩,因無法貼合臉部,阻隔力只剩30%,僅能吸附有機物。

5、提升免疫力

生活作息規律、適度運動、多吃深色蔬菜、水果,多喝水等。

6、避免吸入過多PM2.5

霧霾時少開窗、戒菸並避免二手菸、炒菜時開抽油煙機、使用空氣清淨機等,保持室內空氣清新、通風,擺放綠色植物增加空氣濕度;祭祀時,避免燒香及燒紙錢的煙霧。(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57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圖片來源:人民網 王朝網路   (翻攝自網易讀,下同) 聽說絲瓜水的10大功效 絲瓜具有清熱解毒、通便、祛風、潤膚美顏、調節月經不調等功效,在中醫學上,絲瓜葉可以用作是藥材。同時,絲瓜中含有防止皮膚老化的B族維生素,能夠使皮膚變得更加的細膩光滑,也是美容佳品,故有...

閱讀詳情 »

圖片截自影片以及北晚新視覺 美國的William H. Shapiro教授警告大家,不要再用棉花棒掏耳朵了! 教授指出,一般人稱的耳屎、耳垢,其實叫做耳蠟,對人體並無壞處,反而能夠保護人體,因為它的酸性,可以避免小蟲子進入耳道。但是當我們在掏耳朵時,其實是在刮除這些耳蠟,而且棉花棒通常無法將耳垢掏...

閱讀詳情 »

  1、防治甲狀腺腫。 海帶含碘和碘化物,有防治缺碘性甲狀腺腫的作用 2、降壓。 海帶氨酸及鉀鹽、鈣元素可降低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降低血壓;   3、降脂。 海帶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和食物纖維,能清除附著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調順腸胃,促進膽固醇的排泄; 4、抑制腫瘤。 熱水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