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留意飲食衛生 防範傷寒桿菌感染

留意飲食衛生 防範傷寒桿菌感染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出國在外飲食衛生很重要!北部一名新住民女性,8月6日至19日與本國籍丈夫及2名兒子回印尼探親,這位女性於8月20日至30日間因腹瀉、腹悶等不適症狀三度就醫,經檢驗確診感染傷寒桿菌;其大兒子則於8月31日起出現輕微發燒、喉嚨痛、咳嗽、腹瀉、腹悶等情形,因症狀持續於9月4日就醫,經檢驗亦確診為傷寒。

手部衛生未落實  家人易感染發病

疾管署表示,2名個案無生食生飲習慣,於印尼當地均飲用瓶裝水,家中有種植少量蔬菜,煮菜時使用井水,因平時三餐皆由這位女性在家自理,不排除因烹煮餐點時未落實手部衛生,或因住家共用浴廁未清潔消毒,導致感染發病;衛生單位已給予衛教並說明消毒方法,將持續追蹤其健康情形。

根據疾管署統計,今年截至9月9日,國內共11例傷寒確定病例,其中2例為本土個案,9例為境外移入個案,感染國家分別為印尼4例,印度2例,緬甸、菲律賓及柬埔寨各1例。

傷寒是傳染病  因注意個人居家衛生

傷寒為腸胃道傳染病,潛伏期約8至14天(可由3至60天不等),主要透過生食或食用未煮熟、遭受病患或帶菌者糞便污染的食物或飲水感染;另外蒼蠅可能散布病菌至食品,成為傳播媒介。常見感染症狀有持續性發燒、頭痛、腹痛、腹瀉或咳嗽等。預防方法包括:飯前便後一定要以肥皂澈底洗手,食物充分煮熟再食用,尤其甲殼類海鮮建議蒸煮10分鐘以上,飲用水應煮沸或使用瓶裝礦泉水。

出國可接種疫苗  疑似症狀應就醫

疾管署呼籲,計劃前往較偏僻或衛生條件較差的小型都市、村落的民眾(如探親、志工活動、背包客等),出國前可先至旅遊醫學門診諮詢評估接種傷寒疫苗。另旅途中仍應留意飲食安全及落實正確勤洗手等良好個人衛生習慣,降低感染風險;返國後如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及飲食史。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或撥打免付費防疫1922(或0800-001922)洽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54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許多人對火鍋又愛又恨,美食當前常擋不住誘惑,卻又害怕吃太多容易變胖;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科營養師晏傳淑指出,其實吃火鍋只要懂得選擇食物的技巧,就不用害怕吃下過量的食物,導致身體發胖。包括沾醬、肉類、湯頭、點心等項目,都是吃火鍋時應注意的重點,只要養成飲食習慣,就不用再擔心吃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根據研究顯示,每天從事跑步等中強度的運動約15分鐘,平均壽命可延長3年,但許多人談到運動,儘管在乎健康,卻很難撥出多餘的時間去執行;屏東戒治所輔導科臨床心理師柯俊銘表示,其實只要養成習慣,平時找機會讓自己動動,紓壓情緒,都能達到健身效果。如何讓運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像在居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台中市一間中醫診所提出「檳榔入菜入藥減肥輔助良藥」的說法,導致許多疑問產生,但檳榔非一般檳榔,而是經過炮製、曬乾去除檳榔的黃樟素的中藥材「大腹皮」,以及民間俗稱「半天筍」用來入菜的檳榔花,拿來食療入菜,可達到清腸胃、去油解膩的效果。位於台中的中醫診所院長蔡蕙君表示,長假過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小孩發生腦震盪時,通常會出現包括頭痛、活動力下降、昏睡等症狀,與成人的症狀相似;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陳建民指出,若出現腦震盪,家長一定要密切注意孩子是否有其他異常症狀,若觀察持續三天,都未有特殊症狀出現,則多無大礙。通常小孩並非撞到才會出現腦震盪,若是遭強力搖晃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