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Proentry胜肽 – 醫學中心研究遠離過敏新發現

Proentry胜肽 ndash; 醫學中心研究遠離過敏新發現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為什麼會過敏?

過敏免疫風濕科資深主治醫師徐世達指出過敏的成因主要基因遺傳加上環境誘發,包含塵蟎、空汙、化學刺激物等等。孩童過敏的比例越來越高,常見的像是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氣喘等,過敏是一種長期的慢性發炎,在不同部位就會產生不一樣的疾病。除了遠離環境過敏原,新的研究也發現營養對於體內的影響不可忽視。


Proentry胜肽 ndash; 醫學中心研究遠離過敏新發現

▲過敏免疫風濕科資深主治醫師徐世達指出過敏的成因主要基因遺傳加上環境誘發(圖/蹦啾生活提供)

關鍵營養的重要性

醫學中心最新研究發現某些特定成分,體內容易缺乏。營養免疫學專家吳文勉博士說明人類目前所擁有的免疫系統是經過百萬年演化的結果,而且越是重要的免疫調節成分越會被保留下來。人體本身就會有許多對抗發炎與過敏反應的關鍵成分,Proentry胜肽就是在這樣的概念下被研發出來的。從此之後,抗過敏的新武器又多了一個選擇。從補充缺乏的方向來加強,注意每個環節,是對抗過敏不可或缺的一環。 


Proentry胜肽 ndash; 醫學中心研究遠離過敏新發現

▲營養科學專家吳文勉博士說明人體本身就有一些對抗過敏的關鍵成分,Proentry胜肽就是在這樣的概念被研發(圖/蹦啾生活提供)

Proentry胜肽在改善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現

醫學中心皮膚科主任醫師王淑惠表示在異位性皮膚炎是常見的過敏疾病,體內會缺乏一種特殊的胜肽,特別是亞洲族群,體內這種關鍵的胜肽比正常人少29%,發炎指數跟過敏指數也特別的高。Proentry胜肽證實可以幫助免疫系統維持平衡,減少體內的發炎反應,而且可以修復我們皮膚的黏膜。黏膜是皮膚抵禦外來的第一道防線,建立完整的屏障可以減少病毒細菌入侵。在臨床上觀察到使用Proentry的患者在介入一段時間後,他的皮膚搔癢的次數開始減少,發作的頻率跟嚴重的程度也下降了許多,台灣目前已經有醫學中心推薦使用。


Proentry胜肽 ndash; 醫學中心研究遠離過敏新發現

▲醫學中心皮膚科主任醫師王淑惠表示在異位性皮膚炎是常見的過敏疾病,體內會缺乏一種特殊的胜肽(圖/蹦啾生活提供)

遠離環境過敏原很重要

陳保仁院長強調遠離環境過敏原相當重要。Proentry相關研究同時也刊登上全球權威英國營養學期刊,這是劍橋大學出版社在1947年所創立,在營養學術界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力。捷靚皮膚科診所院長徐常捷醫師補充說明Proentry胜肽活性因子可以維持體內平衡與和諧,減少外界環境干擾,補充體內容易缺乏的關鍵成分,是健康發展非常重要的一環!


Proentry胜肽 ndash; 醫學中心研究遠離過敏新發現

▲陳保仁院長強調對於調整健康體質要及早開始(圖/蹦啾生活提供)

【延伸閱讀】

數位疫苗證明你申請了嗎? 確認「這幾點」才能真正省事

疫情升溫不用怕 WHO提出「非藥物介入措施」應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49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疫情指揮中心擬定室內社交距離1.5公尺,希望避免近距離接觸,減少感染風險,最近許多醫院診間也隔開了醫師與患者的距離,醫師與病人之間也必須距離1.5公尺,加上醫師戴上口罩,只是問診沒有實際接觸到醫師,讓不少患者感覺有點空虛。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耳鼻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如果可以重新選擇,會早點接受手術。」一名58歲男性陳先生(化名),一年前發現右眼常常對不到焦,伸手時竟拿不到物品,看東西完全靠左眼,影響日常生活,被確診為白內障,因為錯誤認知且恐懼手術,以為藥物可以逆轉,拖了很久才接受手術,所幸開刀之後恢復正常視覺。白內障點藥無法痊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明明是同樣的藥物,有些人不會過敏,有的卻用藥後出現紅疹?研究指出,這可能與基因有關。根據藥害救濟基金會表示,引發藥害賠償的痛風治療藥物Allopurinol、和癲癇藥物Carbamazepine,這些特殊藥物過敏反應與體內基因有關。所幸,隨著醫學研究向精準醫療邁進,新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首起大學2人確診事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啟動全遠端教學!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公布新增1例新冠肺炎個案(第380例),是日前台師大無來源感染者室友,台師大特別出面說明,該校4月6日已採用遠距教學,學測第2階段也將採用全書審。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