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長期不吃早餐,全身臟器都會受到傷害

長期不吃早餐,全身臟器都會受到傷害

(圖片翻攝來源)

有調查顯示,38.54%的人不能堅持每天吃早餐,4.16%的人甚至從來不吃。如今,沒時間、沒胃口、控制體重……成了大多數上班族的藉口。殊不知,長期不吃早餐,全身臟器都會受到傷害。本期,我們特邀專家為大家講解不吃早餐的危害。

主講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砲兵總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副主任醫師王瑞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砲兵總醫院醫務部副主任、中醫科博士張蓉

早飯在一日三餐中是最重要的一餐,它為開始新的一天補充營養和能量。長期不吃早飯,以下幾個器官最受傷。傷心傷腦。從西醫角度講,經過一晚的消化,食物已經消耗殆盡,早上血糖指數較低,此時如果不吃早餐補充血糖,機體會動用儲存的肌糖原和肝醣原,這樣對肌肉和肝臟會產生負擔,典型的長期表現就是四肢無力。此外,一些人當血糖供應不足時,就會使以葡萄糖為能源的心臟、腦細胞活力不足,人會出現疲倦、暈厥等表現,嚴重損害大腦和心臟。

從中醫角度講,一般人前一天的晚餐和第二天早餐大概間隔12個小時,這個過程中處於禁食狀態,如果不吃早餐,等到午餐已經禁食長達16個小時,容易導致低血糖和低血壓,這樣以葡萄糖為能量的心腦器官供應不足,產生缺氧、缺血。嚴重時,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此外,因為經過一夜空腹,人體血液中的血小板黏度增加,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緩慢,容易在血管裡形成小血凝塊,一旦阻塞冠狀動脈,就會引起心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

傷胃傷膽。晚上睡覺時人雖然休息了,但消化系統仍在不停地“工作”。早上7點左右胃腸道“甦醒”,分泌胃酸、消化酶等,如果不吃早餐中和這些物質,就會損傷胃腸道黏膜,長此以往將導致胃炎,甚至胃潰瘍等疾病。

同樣,夜晚膽汁仍在分泌,儲存在膽囊中,早晨吃飯,食物刺激膽囊分泌膽汁。如果不吃早餐,膽汁會在膽囊中停留較長時間,其中的膽固醇等結晶就會析出過多,“停靠”在膽囊壁上,時間長了容易形成膽結石。

傳統中醫把人的髒腑和十二時辰對應起來,卯時(上午5 點至上午7 點),人的大腸經最旺盛,辰時(上午7點到上午9點)胃經旺盛。這幾個時辰胃腸活動最活躍,而食物對器官有乳養作用,會讓胃腸經脈得到氣血的補償。如果此時不吃早餐,則會損害腸胃。

讓胰島素“失效”。從西醫角度講,人體內的一些激​​素控制著人體的正常活動,而且這些激素會針對外界環境發生量的變化,但一些常規的分泌是隨著人體的生物鐘變化的。

在正常生理狀態下,生長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均從半夜開始分泌,並逐漸增加,凌晨分泌到達最高峰,下午出現第二個分泌高峰。而人體正常基礎胰島素分泌可隨著這些拮抗激素的升高而增多,即在凌晨與下午分別各有一個胰島素基礎分泌高峰。胰島素有降血糖作用,如果早晨不進食,提供機體血糖,機體分泌的胰島素將無“用武之地”,長此以往容易發生胰島素抵抗,導致出現糖尿病。

吃早餐,講方法。起床後,可以先喝50~100毫升溫開水開胃,再吃早餐。早餐應以溫熱的食物為主,中醫認為,胃的作用是“受納腐熟水穀”,意思是說胃除了要接受食物,還要把食物磨碎並進行初步消化,而食物消化、腐熟必須達到一定的溫度。因此,早餐應多吃五穀類食物,如包子、饅頭、稀飯、麵條等,少吃葷菜。

(本篇摘自來源)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鹽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著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不管是烹調或食物加工,都少不了它,但你知道嗎?若攝入太多的鹽,可是會影響健康,已許多研究報告表示,高血壓、動脈硬化、中風,甚至是胃癌,都與吃太多鹽有關。 日前,哈佛大學和塔夫茲大學有項調查指出,每年有165萬人死於心臟...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55歲的呂先生,從未有心臟相關疾病,且不抽菸、喝酒及嚼檳榔,也一直保有運動習慣,在今年5月初時出現咳嗽等類似感冒症狀,不過他不以為意,認為是頻繁進出冷氣房所引起的,所以,就自行去購買成藥服用,但咳嗽現象斷斷續續持續2月,且感冒症狀也反覆發作。 ...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有位69歲的男性,在去年時出現了血尿,但因為沒有其他疼痛感,又加上血尿時有時無,後來才在今年初時到醫院就診,經膀胱鏡切片後發現,已為第二期膀胱癌,當時醫師即建議進行膀胱全切除手術,唯患者對接受手術有所遲疑,未及時接受手術。 直到近半年,患者陸續出現噁心、食慾不佳、...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罹患少見的惡性皮膚型T細胞淋巴瘤的莫莉(化名),在2010年底發病時僅36歲,全身皮膚上卻被佈滿超過150顆的腫瘤和斑塊,於是接受醫院建議的標準治療,如干擾素、紫外光線照射與藥物塗抹、局部放射線治療與化學治療,但仍全身復發。 直到後來轉院到亞東醫院,當時他突起的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