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食譜★燙青菜和炒青菜哪個更健康?真相會顛覆你的看法

燙青菜和炒青菜哪個更健康?真相會顛覆你的看法

現在人怕胖怕油,越來越多人擔心攝入油脂太多從而喜歡將原來炒青菜改為“ 燙青菜 ”!認為這樣清淡,對身體好。真是這樣嗎?燙青菜的優缺點都體現在哪裡?“燙青菜”VS“炒青菜”?青菜怎樣吃才是真正的營養與健康?我們請來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廣東省營養學會營養教育與健康促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超剛,從烹調方法和營養價值兩方面不同去分析。

1 青菜加熱,維C、B族易流失
  蔬菜為人體帶來“三寶”,又稱為“三素”,包括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和纖維素,特別是蔬菜中富含維生素C、B族維生素和鉀等身體需要的重要營養素。然而陳超剛指出,維生素C、B族維生素和鉀都是水溶性極強或者高溫容易被破壞的營養物質,因而無論是燙、煮、炒,都容易造成這些營養素的流失,尤其是B族維生素,因為烹調不當,可能會造成80%以上的流失。
  陳超剛談到,蔬菜在烹煮之後,所保留的營養成分多少,與烹調方式有關,當加熱愈久、烹調所用水量過多,營養素流失越多。除了 ​​以上營養素外,還有研究發現,蔬菜中的植物化學物質,例如黃酮類、含硫化物等,在烹煮時所流失的程度,也與烹煮時間成正比,例如青花菜燙5分鐘時硫化物損失15%,10分鐘損失40%,30分鐘損失達77%。這是因為含硫化物為水溶性,長時間高溫烹調易受破壞,以及溶解於水中造成流失。
2 焯燙不當,營養也受損
  焯燙蔬菜好處多多,比如用油少,身體攝 ​​入的熱量會相應較低,一些草酸含量高的蔬菜,如菠菜、茭白、空心菜,用開水“焯”一下,可以避免草酸被人體吸收,與鈣結合形成腎結石,還可以去除一些蔬菜裡的辛辣苦澀味。
  但大家有所不知,燙蔬菜並非是一種最營養科學的烹飪方式。陳超剛說,這從食用油和能量的攝入角度而言確實少油,但長期食用,有中醫專家稱會造成脾胃虛寒,只要多吃一點“熱氣”的食物,腸胃就無法消化,從而產生熱毒反應,口腔潰瘍和上火就會找上門來。當然還有,蔬菜焯過後,其中的水溶性營養成分會受到損失,比如對人體有益的維生素C、維生素B族、胡蘿蔔素等,都會流失到鍋裡。
  雖然青菜煮過之後會有營養流失的問題,但如果改以生食,人體卻無法完全吸收其營養素,所以考慮消化吸收率、飲食習慣、農藥殘留等因素,還是建議熟食較佳。
3 哪種烹調方式營養又健康?
◎汆燙青菜:水滾後加煮3分鐘
  所謂“汆”,就是將食物放入沸水中煮一下,隨即取出,以防止食物的養分因為高溫烹調而流失,或食物本身變老、變黃。所以,汆燙和水煮不一樣,時間掌握好是關鍵,不要將燙青菜變成久煮青菜即可。
  汆燙蔬菜的小技巧:水滾之後加入蔬菜,以一般家庭的煮菜量,大約再煮3分鐘即可。不要在水未煮滾就將菜放入,這樣烹煮的時間就會拉長,營養素就容易流失到水里。此外,烹煮時的水量也是關鍵,很多人汆燙時因水放太多,長時間烹煮導致許多營養素就會溶解在水中。所以,將青菜煮熟即可,口感也會比較清脆好吃。汆燙因為不用加油鹽,或者拌料中油鹽用量極少,而且在汆燙過程中除去了部分草酸,同時短時間汆燙不會造成重要營養素的丟失,因而相比炒菜更健康。由於汆燙用油少味道不足,擔心家人尤其是孩子不喜歡吃,沒油營養少,這個擔心是多餘的,因為飲食習慣養成後,孩子同樣喜歡吃清淡蔬菜,而且孩子可以通過多吃其他油炒的肉類獲得脂肪。

◎炒青菜:油未冒煙即下鍋
  相比汆燙而言,急火快炒青菜如果掌握得好,也會更少地減少營養素丟失,但炒菜畢竟溫度較高,維生素C和部分B族維生素在遇到高溫時,易受到破壞。炒菜減少營養素丟失和破壞的方法有以下幾點:

一、放入菜時勿待油冒煙了才放菜。等到油鍋冒煙,這樣的油溫往往特別高,容易導致蔬菜中的營養素被破壞。正確的做法是,在油尚未冒煙時,把食材下鍋。還有一種簡單的測試油溫的方法:把竹筷子插入油中,當其四周冒出許多小氣泡時,就表示溫度足夠熱,可以下鍋了。
二、炒素菜應勿加過多油。無論是哪種油,脂肪含量都在98%以上。蔬菜的吸油性特別強,如果用太多油炒素菜,和吃葷菜沒區別,而且還會使菜的表面都被一層油脂包圍,其他的調味品也不易滲透到蔬菜的內部,影響了食物的味道,同時這樣做也不利於消化吸收。合理的做法是每道素菜放油量不超過一湯匙,怕糊鍋可以用平底鍋或不粘鍋炒菜,保證受熱均勻。
三、炒菜勿放過多調料。醬油中含鹽量為15%-20%,雞精中含鹽10%,豆瓣醬、蠔油也都含有不少鹽,如果用了這些調味品,就要減少用鹽的量,否則極易造成鈉超標。還有人喜歡炒菜放糖,然而甜味和鹹味能互相抵消,易導致炒菜味道變淡,最終加入更多的鹽。正確做法是炒菜只放一點鹽或海鮮醬油,雞精味精也少用或不用,可以多用蔥薑蒜或花椒等調味,這樣炒出的菜清淡可口,保留了食材本身的原汁原味。

(本篇摘自來源)

相關推薦

咖哩以其獨特的香氣和味道而廣受大眾的歡迎,它所含的薑黃素會進行抗酸化作用,可幫助孩子的頭腦變清晰。在咖哩飯中加入蘋果和鳳梨,不僅增添香味,還富含維生素。 材料(3~4人份) 白米飯3~4碗、雞胸肉2塊(200公克)、馬鈴薯1顆、洋蔥1顆、紅蘿蔔1/3根、南瓜1/4顆、蘋果1顆、鳳梨2片、咖哩塊2~...

閱讀詳情 »

紅棗可以促進新陳代謝,還可以提高記憶力、注意力。所以有句俗話說,「每天吃三顆紅棗,就可以永保青春。」不妨試著做出一杯濃縮紅棗風味的健腦飲料吧! 材料/乾紅棗2把(25顆)、水3杯、牛奶400毫升、砂糖1大匙、肉桂粉、裝飾用紅棗片捲少許。 作法/1)用餐巾紙將乾紅棗上的灰塵和異物擦掉,再去籽,切成適...

閱讀詳情 »

(撰文/陳詩婷 攝影/吳美瑤) 「女生千萬別受寒」,虛寒體質所吃的虧可多了,除了皮膚乾燥易老、身材「瘦」不了,還會精神不濟心情憂鬱,很多20幾歲生理機能就走下坡的女性,都有「虛寒」困擾,要改善身體虛寒的問題,根本做法就是需要「食補」。 微微蔡老師示範一道「雙耳紅棗枸杞」,利用壓力鍋,釋放木耳大量的膠...

閱讀詳情 »

(撰文、攝影/吳美瑤) 正在減肥的人,總是喜歡選擇一些低熱量食物,如:生菜沙拉、水果等。但長期依賴這些食物,可能會使得你的體質變得又寒又涼。然而,因體寒造成的問題可不少,不但肌膚容易老化,體重也可能因此增加。 微微蔡老師表示,女生千萬不能讓身體變得寒冷,唯有血液循環變好了,身體才能瘦得健康、漂亮。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