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失智症」其實是源於腸道的疾病?!罹患疾病風險升高的原因是...

良好的腸道環境能預防失智症

雖然失智症是發生在腦部的疾病,但是身為腸道研究者的我卻認為,失智症其實是源於腸道的疾病。我們的健康源頭就在身體的中心位置──腸道。腦部與腸道緊密地相互合作,只要腸道健康,連帶能促進腦部健康,腸道狀態惡化,當然就不能預防腦部的老化。

 

腸道的壞菌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跟著升高

「失智症」其實是源於腸道的疾病?!罹患疾病風險升高的原因是...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圖說:腸道的壞菌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跟著升高。

 

以前常被提到的養生秘訣是──「好菌要多,伺機性病原菌(Opportunistic pathogens)適當就好,大腸菌要少」。我也在很多地方這麼說過,然而這個秘訣一樣是錯的。根據基因解析新發現的大多數腸道細菌,可以看出都是伺機性病原菌。伺機性病原菌是宿主健康狀態良好的時候發揮正面作用,惡化的時候發揮負面作用,有如牆頭草的細菌。

各位應該看過乳酸菌的廠商宣傳說:「增加好菌,趕走壞菌!」這個部分也不全對,因為掌握腸道健康與否的菌,主要是占腸道細菌大宗的伺機性病原菌。堪稱是「最大派系」的伺機性病原菌,如果它能發揮正面作用,我們的身體就健康,如果它使壞,我們的身體就變差。

而大腸桿菌轉而使壞是它的數量異常增加的時候。大多數的壞菌愛吃動物性脂肪及蛋白質。油膩的炸物、拉麵、蓋飯、油脂豐富的甜點、零食點心等,對於壞菌來說,這些食物能令它們開心得不得了。如果常常吃這些食物,壞菌將異常地繁殖。

於是腸道裡產生了硫化氫、胺(amine)之類的毒性物質。當這些毒性物質跑到身體裡循環,將會破壞正常細胞,產生癌細胞。而這也是活性氧生成的原因,所以應該也能認定和失智症的病發有很大的關係吧。

 

腸道細菌擁有強大的抗氧化作用

如果能建立腸道菌叢的多樣性,活性氧的危害便得以減少。因為腸道細菌具有強大的抗氧化作用。

細菌、酵母、海藻類、黴菌類等生命體能夠承受強烈的放射線,這就代表它們具有優秀的抗氧化作用,能夠消除活性氧的危害。

美國生技公司的Andrei Gudkov 教授等人,利用腸道細菌的蛋白質,開發能預防放射線對人體危害的藥物。據說注射該藥物的猴子即使暴露在致死量的放射線之下,仍然存活下來,放射線危害的程度也很少。

研究結果顯示,棲息在我們人類腸道裡的菌叢,能夠消除活性氧的危害。持續增加腸道細菌的數量,建構多樣化的腸道菌叢,對於因為活性氧危害所引發的失智症,將有正面的幫助。對於已經病發的人,應該也可期待得到緩和症狀的效果吧。

 

「失智症」其實是源於腸道的疾病?!罹患疾病風險升高的原因是...

本文摘自拓客文化《不想失智,從喝水開始:日本名醫預防老人失智的訣竅

【更多內容請上上奇世代閱讀報;本文由上奇時代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圖/TVBS提供 多年前主持節目時,李明依喉嚨就常不舒服,也曾開刀切除過息肉,而之前也曾經有過甲狀腺結節症,一開始以為是切息肉後遺症,直到年前做健康檢查,才確認罹患,日前已在台北榮總手術切除。其實甲狀腺結節跟女性荷爾蒙有關,所以9成以上的甲狀腺疾病患者都是女性,而甲狀腺結節有5%的機率會惡化成甲狀腺...

閱讀詳情 »

▲(示意照/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母親節快到了,不少兒女表示心意的方式就是送媽媽「進廠維修」一番,而國內就有醫院美容醫學中心盤點了年度媽媽們門診詢問度最高的美麗煩惱前3名排行榜,依序就是:臉部肌膚鬆弛、眼袋問題及臉部斑點、凹洞,全都是面子問題。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美容...

閱讀詳情 »

當發現頭頸部出現腫瘤,經醫師診斷需以手術切除,但又不想在脖子上留下明顯的疤痕時,「經口無痕頭頸腫瘤手術」便是兼顧治療與美觀的方式之一。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科林婉妮醫師表示,近年來頸部無痕頭頸腫瘤手術有長足進展,目前技術可視腫瘤情況選擇從腋下、耳後髮際線,甚至從口腔內部製造切口,將內視鏡或機械手臂從極小...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小寶寶咳不停,要小心可能是百日咳!門診就發現有一名未滿2個月大嬰兒,出現長達2周的咳嗽、鼻水症狀,食慾降低,不得不住院治療,第一次住院,先以急性細支氣管炎治療,症狀有局部改善,沒想到出院回家後2天,又出現明顯的陣發性咳嗽伴隨著偶爾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