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柑橘別跟白蘿蔔一起吃!」4大吃橘禁忌|康健雜誌

「柑橘別跟白蘿蔔一起吃!」4大吃橘禁忌|康健雜誌

出處/康健雜誌
作者/林貞岑
圖片/陳德信

在中、西醫師及營養專家眼中,柑橘能幫助消化、降血壓、保護心臟兼解除焦慮,是名副其實的「開心果」。

柑橘的維生素C並非所有水果中含量最高的,但它含有多種抗氧化物質如多酚類和類黃酮素,兩相加乘下,抗發炎及抗氧化的效果加倍,不但防癌還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因此美國營養學界大聲疾呼,「吃一顆柑橘比吞維他命C,效果更好。」

新近英國研究發現,柑橘所含的類黃酮素能增強血管功能並對抗發炎反應,如果每天吃點柑橘類水果,就能減少中風機率。類黃酮素還有保護神經作用,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多吃柑橘能減緩巴金森症發生。

柑橘類的多酚類含量也很高,「尤其果皮,」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說,多酚是強力抗氧化物,可以清除對身體不好的自由基,建議選擇無毒或有機栽培的柑橘,連皮吃效果最好。

柑橘皮好處多多:

●橙皮苷(hesperdin)和維生素P能保護血管。
●豐富果膠有助排便、降低血壓和膽固醇。
●英國的研究發現,柑橘皮的柚皮素(Naringenin)可以抑制腎囊腫形成,可用來研發治療多囊性腎病新藥(註:一種遺傳性疾病,可能引起高血壓、喪失腎功能,甚至必須洗腎)。
●荷蘭研究發現,柚皮素攝取愈多,減重效果愈好。

柑橘變中藥,治療腸胃病

中醫典籍提到酸味入肝經,冬天吃點性味偏酸的柑橘,「也能為來年春天儲備能量,」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楊素卿說。

從橘皮(陳皮)、橘絡、橘肉到橘核都有健脾、開胃、理氣、行血通絡、止咳化痰效果。其中橘皮最常入藥。一般分成三種:

橘子剝皮後直接曬乾稱為橘紅,有散寒解表、行氣化痰效果,牛肉麵中經常添加。

青皮則是未成熟的柑橘外皮曬乾而成,紓肝破氣、散結消痰的藥效較強,常用來治療肝氣鬱結、月經前會乳房脹痛及胃脹的人,楊素卿提到。

陳皮是橘子皮曬乾加入中藥炮製而成,調理脾胃效果很好,因此被中醫視為治療疾病的首選藥物。

陳皮性味辛、苦、溫,能健脾、燥濕化痰,緩解噁心、嘔吐、食慾不振、胃脹氣及解毒,是很好用的健胃整腸中藥。

但中西醫都同意,每天不宜吃超過三顆柑橘。

柑橘糖分高,糖尿病的人要節制攝取。而且喝柳橙汁不等於攝取到柑橘的好處,反而因攝取過多糖分造成三酸甘油酯過高,直接吃柑橘最好。

中醫認為柑橘性味偏涼,吃多了反而容易傷害脾胃系統,提醒以下狀況吃柑橘要小心:

●風寒型感冒(痰很清、怕冷、吹到風容易咳嗽)不要吃柑橘,因柑橘較寒,愈吃咳得愈厲害,楊仁鄰提醒。

●體質偏寒、腸胃功能弱、久病脾胃功能差的人要少吃,因為柑橘涼冷,吃太多會讓寒氣堆積在關節,引起腰膝痠軟疼痛。

●柑橘不要跟白蘿蔔一起吃,兩種寒性食物加總可能影響甲狀腺功能,引發甲狀腺腫,楊素卿說。

●吃柑橘前後一小時不要喝牛奶,蛋白質與維生素C會凝結成塊,易造成胃脹氣。

(原文: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4983)

【延伸閱讀】

.名中醫不外傳的「水果養生術」!搞定13種小毛病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康健雜誌網站》。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楊芷晴/高雄報導】臨床上不孕的檢查應來自男女雙方,若以女性不孕來說,主要包括子宮腔沾黏、長瘜肉、有肌瘤,或骨盆腔沾黏、輸卵管不通等器質性原因,以及其他排卵失調因素,針對器質性問題,多數患者可藉由手術方式獲得改善。 女性的子宮可分為子宮腔、子宮肌肉層和子宮漿膜層3部位,子宮肌瘤也是婦科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糖尿病通常沒有症狀!病友張小姐表示,確診糖尿病時,既不痛不癢不痠也不疼,毫無症狀令她感到驚訝,但張小姐很有病識感、危機感,非常認真治療。她表示,親戚曾因糖尿病併發中風,事業沒了、生活一切完全崩盤;住家社區警衛,某天突然昏迷,送醫後才知是糖尿病,「讓我感觸很深,我很害怕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每年10月20日為世界骨質疏鬆日(World Osteoporosis Day)!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顯示,骨質疏鬆症為65歲以上老人常見慢性病的第四名,髖骨骨折發生率是亞洲區第一名。疫情導致民眾待在家中的時間增加,根據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統計調查顯示,65歲以上老人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發生火災時,如何在第一時間正確逃生極為重要,然而,卻常見民眾對於火場逃生有許多迷思,如「優先向上逃生?」、「躲在浴室最安全?」等,究竟這些迷思錯在哪裡?你是不是也有一樣的迷思呢?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最近3個月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