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你骨質疏鬆了嗎? 專家曝「嚴重後果」:多數跌倒才知道

你骨質疏鬆了嗎? 專家曝「嚴重後果」:多數跌倒才知道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每年10月20日為世界骨質疏鬆日(World Osteoporosis Day)!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顯示,骨質疏鬆症為65歲以上老人常見慢性病的第四名,髖骨骨折發生率是亞洲區第一名。疫情導致民眾待在家中的時間增加,根據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統計調查顯示,65歲以上老人約有30%至50%曾在1年內發生過跌倒事件,一旦發生髖關節骨折,嚴重可能造成未來生活品質降低與失能臥床風險等後果,死亡率更高達約22%。

停經後婦女隱形殺手 嚴重將失能

骨質疏鬆症為骨量減少或骨密度下降,骨骼微細結構發生破壞,導致骨骼脆弱,尤其是女性在停經後,因雌性激素分泌急速降低,骨質流失的速度會迅速增加。因為骨質疏鬆導致的骨折中,有6%的民眾會發生髖關節骨折,根據統計,一旦發生髖關節骨折,一年之內女性死亡率達15%,男性死亡率更高達20%,且存活的病患中三分之一從此失去自理生活的能力,需要他人照顧。

跌倒就醫才知骨鬆 遵循醫囑可治療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部黃駿豐主任表示,台灣每三位50歲以上的女性中,就有一位罹患骨質疏鬆症,且更有二分之一的機率發生骨折情況,國人雖然對骨鬆普遍認知度高,但對嚴重骨折風險卻無警覺,導致眾多民眾都直到意外跌倒而骨折就醫,才發現已罹患骨質疏鬆症,而嚴重骨折後,更可能導致失能臥床風險,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然而,骨鬆現在治療方式越趨完善,只要遵循醫囑,骨鬆是可以被治療的。

定期骨密度檢查 治療藥物有多種選擇

除了留意自己有沒有駝背、變矮或下背疼痛等症狀外,最好的方式就是定期至醫院進行骨密度檢查,藉由DXA骨密度檢測(雙能量放射線吸收測量法)確認自己的骨密度。目前骨質疏鬆症的治療藥物有多種選擇,主要分為「對抗骨質流失」與「促進骨質生成」兩大作用,傳統治療骨鬆的藥物多為單一作用,而目前已有同時可對抗骨質流失,又可促進骨質生成的雙機轉藥物,可為罹患嚴重骨質疏鬆症,與因骨鬆骨折住院、希望降低再次骨折風險的患者,提供另一種積極的治療選擇。

骨鬆治療勿中斷 遵循醫囑防骨折

骨鬆患者相較於一般民眾,更易發生骨折,甚至有失能風險,但若能及早發現且持續治療,骨折機率便會逐漸下降,如自行停藥,骨折機率甚至比治療之前還要再更高。

林口長庚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黃兆山醫師提醒,骨質疏鬆症患者需長期接受藥物治療,若中斷治療,將會導致嚴重後果,保持無發生骨折對於骨質疏鬆症來說是至關重要。此外,有部分的藥物延遲會造成骨質流失骨折風險增加的危害,建議與醫師商討回診時間,或透過視訊門診方式開立藥物,遵循醫囑積極配合治療。

【延伸閱讀】

髖部骨折每五人有一人一年內死亡 治療骨鬆降死亡風險

3個你正在做的行為 恐加速丟失行動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68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嚼檳榔是國人罹患口腔癌的主要原因,「檳榔子」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第一類致癌物!檳榔中的粗纖維、檳榔鹼、檳榔素、多酚化合物等成分,會經由嚼食在口腔中引起硝化反應,產生亞硝基胺造成細胞損傷,導致口腔、咽及食道等部位逐漸產生病變,如果癌前病變不予以治療,最終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試管嬰兒著床率36.7%,僅次於美國全球第2位,試管嬰兒突破10萬人,但台灣生育率卻相當低,不孕求診人數逼近4萬人。最主要因素恐怕就是晚婚,所以女性就算當下沒有生育打算,最好也要預先準備,先把年輕卵子保存起來,卵子老化不但著床難度增加,孩子基因異常的風險也會上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面對這場人類共同的戰役,第一線醫護人員辛苦抗疫無怨無悔的付出,這份精神讓人感動。南新國中師生為感謝在醫護人員的守護之下,能平安健康的正常上課,遂發起手寫感謝卡活動,將心中的感謝,透過文字化為一張又一張寫滿加油打氣的卡片。 一字一句充滿感謝 暖心小卡向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21歲中度智能障礙的小婕,因脊髓小腦萎縮症的關係,造成神經及心智功能損傷,影響手部動作、言語眼部活動等失調,手部不時感到無力、疼痛。小婕高中畢業後,求職路上屢屢碰壁,因緣際會下接觸伊甸烘焙咖啡屋。三個月後,小婕父親因病離世,家中重擔全落在母親身上,小婕便期許自己能為家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