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中醫教你對抗腸病毒 3茶飲提升免疫力

中醫教你對抗腸病毒 3茶飲提升免疫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氣溫逐漸升高,腸病毒疫情也來到了流行高峰,對此,中醫提醒民眾,除了透過洗手、環境清潔、均衡飲食等簡單的衛生保健動作降低感染機會外,平時也可利用中藥煮成的免疫茶來提升免疫力。

新生兒及3歲以下幼兒為高危險群

根據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楊紓怡醫師表示,腸病毒是經由接觸、飛沫傳染,或食入受到病毒感染的食物、水而引發的,其中又以10歲以下學童為好發族群,尤其是新生兒及3歲以下幼兒更為高危險群。

一般潛伏期約3~6天,多數人感染後沒有症狀,而典型的腸病毒感染臨床症狀為手足口症,包括口腔黏膜、牙齦、舌頭等出現潰瘍,手足掌側、臀、膝蓋等處出現紅皮疹,雖然以上的臨床表現都可透過治療緩解,但若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持續嘔吐、呼吸急促等情況,則需立即就醫治療,以避免疫情更加嚴重。

中醫治療預防3部曲 降低腸病毒發生率

就中醫觀點來看,認為腸病毒以臨床表現應歸屬溫病、濕溫、時疫,為風邪熱毒,兼夾濕邪,蘊於肌表為病,治療以疏風清熱、涼血解毒為方向,因此,楊紓怡醫師提出治療、預防3部曲,幫助民眾對抗腸病毒。

1)預防勝於治療/針對高危險群的新生兒及嬰幼兒,補足脾、肺之氣,以加強提升免疫力,避免感染腸病毒,建議用免疫茶做為調節,材料包括黃耆3錢、白朮3錢、防風2錢、茯苓2錢,以1000c.c.水煮開後轉小火悶30分鐘,待涼即可飲用。
2)清熱解毒/感染腸病毒後會出現發燒、咽喉疼痛、嘔吐、身痛等症狀,此時可用銀花薄荷茶來緩解,材料為金銀花3錢、板藍根3錢、連翹2錢、薄荷1.5錢、紫蘇1.5錢,以1000c.c.水煮開後轉小火悶30分鐘。若是出現手足、臀部等的水泡,則可酌加涼血藥如生地黃2錢、白茅根2錢一同熬煮。
3)益氣養陰/腸病毒發病後期,水泡、潰瘍等皆已減輕,此時體力尚未恢復、容易感到疲倦等,也可能會產生咳嗽、慢性咽炎等症狀,建議可用養陰生津茶來滋養,材料包括沙參2錢、麥門冬2錢、桔梗2錢、紫蘇2錢、玉竹2錢,以1000c.c.水煮開後轉小火悶30分鐘即可。

改善飲食、生活習慣 降低感染機會

最後,楊紓怡醫師提醒各位民眾,除了中藥茶飲可以幫助症狀緩解外,飲食方面也要以清淡、冷熱適宜的流質食物為主,另外,可適量飲用椰子汁、蓮藕汁等來達到清熱涼血的功效,在生活習慣上,注意居家衛生及個人衛生問題、勤洗手,將感染機會降至最低,進而達到標本同治的效果。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許家瑋/採訪報導)現代婦女總是身兼多職,工作家庭兩頭燒,工作上大多需穿著高跟鞋、或蹲、或久站,回到家也無法適當休息,久而久之膝蓋也出現狀況,往往膝蓋已疼痛不堪,經就醫才知退化性關節炎發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復健科主任杜育才醫師解釋,由於軟骨內的諸多結構性蛋白會因年齡增長而...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在現代社會的觀念裡,總是認為「瘦」、「紙片人」才是美的標準,因此,有多數民眾為追求苗條,紛紛開始進行的減肥瘦身計劃,但你知道嗎?日前有項最新研究發現,比起瘦,微胖的身材者反而有益健康,較為長壽。 NAMPT不足 恐無法維持正常生理機能 根據《每日郵報》指出,聖路易...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缺鐵是世界各國小朋友最常見的營養缺乏問題,也是引起缺鐵性貧血的主因,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世界約有1/4的人口有貧血;特別是學齡前兒童、青少年及婦女。醫師指出,缺鐵會使人易疲勞、沒精神、注意力不集中。另外鐵也是中樞神經細胞合成與傳遞的重要元素,因此在胎兒及嬰兒時期...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全球統計,在醫療檢查過程中,因為影像判讀錯誤而延誤病情的比例,最高竟可達40%;也就是說,當我們到醫院做影像檢查時,醫師判讀影像錯誤的機會,每100人中就可能出現40位!這麼高的錯誤比例,患者能安心嗎?  腦中有白點 擔心罹癌徹夜難眠 一名年近30歲的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