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人造奶油多運用於烘焙糕點配方!如何區分人造奶油?這2標示告訴你...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人造奶油多運用於烘焙糕點配方!如何區分人造奶油?這2標示告訴你...

「人造奶油」風波告一段落,因其使用範圍廣,消費者紛紛開始關心自己有沒有吃到過期的人造奶油。事實上,食品藥物管理署自今年7月1日起實施人造奶油正名政策,原料為食用植物油或動植物混和油,油脂含量達80%以上,品名須標示「人造奶油」或「烤酥油」(SHORTENING),消費者可以藉由名稱辨別產品,避免食用到來路不明的產品。

人造奶油多運用於烘焙糕點配方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人造奶油、烤酥油多運用於一般烘焙糕點配方,包括中西式糕點、麵包、餅乾、抹醬等許多都是利用人造奶油。另外,香氣十足的烤酥油也常隱藏在許多料理中,如玉米濃湯、排餐、麵包抹醬、燉飯、焗烤、白醬義大利麵、牛奶鍋和鐵板燒等。

素食消費者要避免誤買動物性成份產品

許惠玉主任說明,人造奶油製作時為了讓液態植物油呈現穩定均質的固狀或乳狀,常添加乳化劑(如大豆卵磷脂、脂肪酸甘油脂等),為模擬天然牛奶製品的風味及適口性也會添加牛奶香料、煉奶香料或奶粉等;為增加產品色澤也可能添加B-胡蘿蔔素或食用色素。因此,素食消費者購買人造奶油時需注意成分,以免誤買混和動物性成分的產品。

成人一天攝取飽和脂肪應低於22克

另外,食藥署公告107年7月1日起食品中應全面禁用「不完全氫化油」,但取而代之的就是飽和脂肪會增加,攝取過量保何脂肪易增加高血脂、心血管疾病、中風風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成年人每天飽和脂肪攝取應低於總熱量10%,如以2000大卡換算,一天建議攝取量飽和脂肪應低於22克。

董氏基金會提醒,民眾購買奶油或人造奶油產品時,記得看清成分來源,選擇適合自身的產品;但飲食中的油脂來源還是多從原態食物如堅果類、魚類和乳品等攝取天然油脂為佳。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一旦發現眼睛不舒服、視力模糊,就要到眼科求診,這是一般人最直接的反應;不過,中國這名39歲女子檢查出白內障,卻無法求助眼科,醫師建議要看內分泌科才行,讓她百思不得其解,檢查發現原來是甲狀旁腺功能減退,出現水晶體鈣化,才導致白內障。 甲狀旁腺激素分泌過少 導致水...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性觀念偏差,年輕族群對於避孕觀念存有迷思!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公布「大一學生避孕閨密大調查」,結果發現,大一新生有性經驗比例達16%,其中僅7成2在性行為時會使用保險套,更有1成學生沒有做任何避孕措施,原因竟是一時「性」起,來不及避孕。醫師表示,避孕觀念錯誤,可能導致...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據衛福部統計,心臟病光在去年就奪走1萬9千多條命,平均每27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而造成心臟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急性心肌梗塞,依據近5年健保住院資料分析,急性心肌梗塞發生率,男性有上升趨勢,且發生率是女性的2.8倍以上;在年齡部分,40...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