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你家有過敏兒嗎? 抗敏大哉問!

你家有過敏兒嗎? 抗敏大哉問!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近幾年空氣汙染對環境及人體所造成的影響,引發各界探討,其中新上任的台北市長夫人陳珮琪在接受某平面媒體專訪中,提及四年前發現自己罹患肺腺癌,對於不菸、不騎車、炒菜用小火的她,更加關切空氣污染對生活環境造成的影響,因為從她的病理切片,醫生判斷肺泡內的一顆顆碳化粒,反應出她生活的地方,其實是一個空氣很髒的環境。

空氣汙染問題嚴重,尤其適逢季節交替之際,深受過敏所苦的民眾不在少數!要如何判斷你的小孩是否屬於過敏體質,小兒科醫師盧英仁表示,可以在出生時利用臍帶血來檢驗免疫球蛋白E的方法來看小朋友是屬於高過敏族群或是低過敏族群,不過準確度只有約百分之八十左右。比較常用的方法還是在小朋友滿三歲以後可以帶至小兒科門診抽血檢測過敏原(特異性免疫球蛋白E),目前可以檢測的過敏原非常多種,可以供家長來選擇。

在國內,根據衛福部統計,超過50%國小一年級學童出現過敏症狀,其中約有50%為過敏性鼻炎、20%是氣喘等呼吸道過敏、13%皮膚過敏。而引起過敏反應的過敏原,約有9成都來自塵蟎,台灣地處亞熱帶氣候,氣候溫暖、濕度高,利於塵蟎的繁衍。研究顯示,全台75%的家庭,平均每1公克家中灰塵裡,約有2000隻塵蟎;當塵蟎數量達到每1公克灰塵裡有100隻時,人體便容易產生致敏化過敏體質,當數量達到500隻以上時,便會出現過敏反應。

如何預防過敏症狀呢?小兒科醫師盧英仁建議,有氣喘的孩子在日常生活的照顧上要注意儘量避免接觸已知的過敏原,像是塵蟎、家裡的灰塵、花粉、蟑螂、貓狗等動物的毛屑、黴菌的孢子等,塵蟎以及灰塵容易堆積在彈簧床、毯子以及枕頭裡,所以可以使用防塵蟎的床套、枕頭套、被套等。也可以使用空氣清淨機以及除濕機,家裡的濕度最好控制在55%以下,黴菌跟塵蟎較不容易滋生。另外也要儘量避免其他的氣喘誘發原因,像是呼吸道感染、太過劇烈的運動、氣溫的變化,或是其他如情緒因素、香煙、油漆、香水等物質的接觸。

知名網路部落客486先生的兒子就是過敏兒!他說,孩子在讀幼稚園大班時,症狀就很明顯,有黑眼圈、流鼻涕和打噴嚏的症狀,且經常會癢而不斷揉眼睛和鼻子,起先以為是感冒,進一步到醫院抽血檢驗,才確認是塵蟎過敏;於是聽從醫師建議使用防蟎寢具,一開始的效果不錯,但一段時間後,孩子過敏症狀又再復發,原來加藥防蟎寢具藥效過了就沒有效果,另一種針織細密的防蟎寢具,由於密不透氣,蓋起來不舒服,孩子常睡不好,最後選擇使用專門的吸塵器來吸除寢具上的塵蟎,一週吸一次,清除過敏原,過敏症狀就可大幅改善。

他建議,除塵蟎的吸塵器必須要有電動吸頭及高等級HEPA集塵盒。有電動吸頭可以徹底吸除寢具床鋪深層的塵蟎,而有HEPA集塵盒則是過濾的濾心,能阻絕塵蟎,不會讓塵蟎跑到空氣中造成更嚴重的-二度汙染。

知名藝人伊能靜也曾表示因兒子老是敏感,家裡終於添購重量級抗敏吸塵器,雖1星期換1次床單,但連當天剛洗好的床單,用吸塵器清潔後,沒想到仍可吸出一堆塵蟎。

盧英仁醫生表示,如果有呼吸道感染的情形時也應該儘早就醫,並且避免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以避免誘發氣喘的發作。部落客486先生跟知名藝人伊能靜皆選擇使用具除塵螨功能的機器徹底清除塵螨去除過敏原,方式就如同對花粉過敏者戴口罩阻隔花粉粉塵進入呼吸道,徹底清除或隔離過敏原,才能遠離過敏之苦。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501

相關推薦

芒果產季來臨,不同品種的芒果陸續盛產,土芒果、愛文、金煌和玉文,您最喜歡哪一種呢?或許對大多數的人來說,什麼品種不重要,只要是芒果,都很好吃。殊不知,同樣是芒果家族,不同品種仍有熱量上的差異,且維生素A含量甚至可相差7倍,想知道怎麼吃對健康比較沒負擔嗎?快繼續往下看! 台灣種植的芒果品種很多,有的滋...

閱讀詳情 »

夏天天熱,動一下就汗流浹背,並且還帶有臭味,有的人不以為意,認為只要把汗擦乾或沖個澡就好了。但是,中醫師卻提醒,無論是「自汗」或「盜汗」,都必需先清楚異常出汗與體質的相關性,要對症調理。還有,容易流汗,要小心是自律神經失調,不妨做1招安定神經的動作。 流汗情況,位居中醫問診第二重要地位 中醫認為,人...

閱讀詳情 »

4年1度的世界盃足球賽,今107年在俄羅斯熱烈開踢,許多球迷備妥零食、飲料和啤酒,以防看轉播時肚子餓,但是,這些食物普遍不健康,此時不妨改喝「俄式羅宋湯」,滿滿的營養保證空中加油更給力!只是,俄式羅宋湯與國內常見的羅宋湯有何差別?關鍵就在近來火紅的養生食材——甜菜根! 正宗羅宋湯的紅從哪來?甜菜根(...

閱讀詳情 »

生小孩好難?對於想要懷孕卻無法受孕的男女而言,「不孕症」已是心中揮不去的夢魘。醫師指出,不孕症不等於不能懷孕,而是不易懷孕;而不孕的發生與年齡關係密切,不是男女單方面問題,唯有打破迷思,才能走出不孕的陰霾。 婦產不孕專科醫師馬佩君指出,國內少子化問題嚴重,讓不孕議題沸沸揚揚,引起不少討論。據國健署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