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你的上班方式影響你健康嗎?

你的上班方式影響你健康嗎?

 

你的上班方式是:(A)騎自行車或快步走;(B)自己開車卻交通堵塞;或(C)人流擁擠的公共汽車或城鐵。

  如果你選擇B或C,可能就意味著你的上班方式對健康有害。

  在新近進行的一項對20,000多名年齡在18-65歲之間瑞典人的調查中,人們發現與那些活躍的騎車或步行上班族相比,乘坐公共交通和小汽車的上班族表現出更大的壓力和疲憊感,他們的健康狀況和睡眠質量都要差一些。

  難怪根據《今日美國》的報導,在“美國最健康的女性”中會有步行上班族。在瑞典的研究中,公共交通乘坐的時間越長,被調查者自報的健康狀況越差。

你的上班方式影響你健康嗎?

 越長的路途可能意味著從事諸如體育活動或社交活動(社會交往不包括在地鐵上被夾在兩人之間的情況)等健康行為的時間越少。午夜前的睡眠時間越少導致人身體不適的天數越多,這一點兒也不足為怪。睡眠能讓人恢復健康,睡眠不足會增加患高血壓和糖尿病的危險。

  關於通勤時間,有一些有趣的差異值得注意

  自己開車上班,和那些通勤時間超過一個小時的人相比較,開車30至60分鐘的上班族報告的健康狀況更差。

  研究人員推斷,相比急匆匆地駕車,額外多花的開車上下班時間可能有助於使路途更加輕鬆。設想一下,可以更多的隨著自己喜歡的音樂唱歌。另一種可能是這些司機大多數是高收入的男性,他們可以住得起市區外圍的鄉村地帶,那裡的居住環境已經使他們的身體更加受益。

 

當然,同樣的情況對於擁擠的像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可能並不適用。一腳剎車一腳油門的早高峰,可能讓很多有車一族不得不放棄自己痛苦的上班路程,轉而乘坐公交或城鐵,反倒省了高度精神緊張的開車,可以選擇聽聽自己的ipod。

  當你遲到了,恰好剛剛錯過你的公共汽車或城鐵,你是否覺得血壓升高了呢?早點上床休息,早晨的時候你的時間就會更充裕。或者,如果你能準確地測定你的通勤時間,稍後出門或許真能避免急匆匆上班的瘋狂場面。

  在對辦公室周邊進行快速調查後,這裡有一些小竅門

  總有聰明人有使自己上下班更容易的妙招

  有人發現,晚離開公寓15分鐘仍然可以在同一時間上班。這樣可以試著錯開交通最擁擠的時刻,還減少了一些等城鐵時的壓力。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全民力行防疫,除了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去人多的地方、保持社交距離等行為外,提升自己身體保護力也是很重要的,因此攝取進入體內的營養就是增加抵抗力,是使身體機能達最佳狀態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基本的原則就是均衡營養,除平時多在飲食著手外,更要注意或加強某些營養素,才能夠具備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中風後,約1/10的病友在一年內中風復發!」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認知暨老年神經科主任羅彥宇提醒,門診中,約1/10的病友第一次中風時,症狀輕微,對生活影響不大,但因為不注意飲食、生活、沒控制三高,也沒規律服用預防中風藥物,導致中風復發,而第二次中風就可能傷害...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中報導】受到武漢新冠肺炎疫情影響,1名公司主管,該公司原物料皆從國外進口,疫情影響導致原物料短缺,因此許多貨物無法產出,心情鬱卒外還出現胃食道逆流、失眠、顳顎關節卡卡等問題,至腸胃科、身心科就診,但治療效果有限。由於此次肺炎疫情嚴重導致暫時不用上班,他所幸至牙科診所仔細檢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近幾年來,國內少子化情形越來越明顯,孩子家長因為小孩生得少,就越覺得珍貴, 總想自己的小孩子不能輸在起跑點。很多家長也都知道小孩最終成人身高受家長身高影響大約六至七成,在台灣要預估小孩最終成人身高,男孩是父母平均身高加上5.5 ± 7.5公分;女孩是父母平均身高減掉5....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