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偏好含糖飲料、速食 糖尿病年輕層下降

偏好含糖飲料 速食 糖尿病年輕層下降

(優活健康網自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據衛生署統計,在2012年國人前十大死因中糖尿病排名第5位,顯示因糖尿病而死亡的比率居高不下。但國人一直將糖尿病的印象停留在只有老年人才會發生,殊不知罹患糖尿病的年齡層卻逐漸下降。

高雄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沈峰志醫師表示,據糖尿病學會透過健保資料庫的統計發現,2000年小於40歲的患者約為4.9%,但到了2009年已增加至5.5%,顯示糖尿病患者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過去糖尿病患年齡多發病為40歲以上,但現在愈來愈多20多歲年輕人也患糖尿病,主要是肥胖所致。

血糖控制不佳  恐提早10年有併發症

近年來受飲食西化影響,國人飲食習慣改變,喜好攝取速食、含糖飲料,提醒身體質量指數BMI若大於24就代表過重,應要小心。除了肥胖,其他像是有家族史、高血壓、膽固醇偏高、三酸甘油酯過高、低密度膽固醇過低、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缺乏運動者等,只要符合2項危險因子都屬於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醫:高危險族群應定時測量血糖

沈峰志醫師表示,據糖尿病衛教學會2011年針對糖尿病患的自我管理控制統計發現,只有約3成的糖尿病患的糖化血色素低於7%的標準,顯示有在積極控制血糖的病患仍不高;而血糖若控制不佳,較容易提早產生併發症,如眼睛、腎臟等病變,恐會提早10年發生。

因此,定期的自我測定血糖可做為糖尿病藥物調整及食物控制的依據,並可預防併發症的出現。但是要在何時測量血糖值呢?測量後的標準值又是如何?

正確血糖測量
●血糖濃度:
1)空腹8小時血糖介於100mg/dL,飯後2小時介於140mg/dL,即為標準。
2)若空腹血糖超過126mg/dL,飯後超過200mg/dL以上,糖化血色素6.5%以上,連續兩、三天以上出現異常數值,且伴隨有吃多、喝多、尿多等症狀,就要當心為糖尿病,其中糖化血色素是一個可知道過去3個月血糖的指標。

●血糖測量時間:
1)空腹血糖:次日早餐前即空腹8小時的檢測。
2)飯後2小時血糖:每一餐吞下最第一口飯後2小時檢測。
 
血糖控制+良好生活習慣    避免成為糖尿病患

研究發現,血糖高的人透過減重及飲食控制,3成5的人在10年內可避免進展成為糖尿病,但若完全沒控制血糖,約4成的高危險群會發展成糖尿病。沈峰志醫師也呼籲民眾,預防勝於治療,平時攝取均衡飲食,最好少鹽、少油、少糖、高纖,養成運動習慣、保持正常體重,早睡早起不熬夜、避免抽菸喝酒,才是減少罹患糖尿病的根本之道。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 (圖片提供/劉權毅醫師) 鞋穿太緊、指甲剪太短,有時會產生「凍甲」問題,輕微的「凍甲」走路會痛伴隨甲溝紅腫,嚴重則可能會造成軟組織發炎,甚至導致甲溝炎引起膿瘍!想改善彎曲畸形的指甲,除了侵入式手術治療外,新的槓桿型矯正技術無傷口,無恢復期也幾乎不痛,是一項可避免「溝...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83歲的吳老先生,有高血壓、糖尿病史,因腹脹多日至臺南市立安南醫院急診求診,接受腹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竟是因為惡性腫瘤造成阻塞與腹脹。 腹腔鏡手術傷口比傳統手術小很多 臺大醫院新竹分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吳嘉倫表示,傳統手術是用剖腹的方式切除腫瘤,因在腫瘤阻塞的狀況下腸...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過年本該全家團聚,但年節是否帶失智長輩回老家過年,一直是家屬矛盾又頭痛的問題,提前作好行前準備、調適心理狀態,可能會使家屬心情緊繃,想要樂享新年假期,台灣失智症協會建議,家屬可以事先安排活動並做好防走失準備,與親友說明與失智者互動訣竅,即可享平安年節假期! 考量長者...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春節返鄉,往年的流行性感冒病例都在過年期間暴增,尤以初二、初三達最高峰,最高可達一日近400人,雖然今年冬天不如往年冷,但是流感肆虐仍為現在進行式,提醒年長者、有慢性病患者及孕婦、小孩,仍要小心避免染病,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公共場所少去,注意行車安全,勿暴飲暴食及飲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