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偏好含糖飲料、速食 糖尿病年輕層下降

偏好含糖飲料 速食 糖尿病年輕層下降

(優活健康網自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據衛生署統計,在2012年國人前十大死因中糖尿病排名第5位,顯示因糖尿病而死亡的比率居高不下。但國人一直將糖尿病的印象停留在只有老年人才會發生,殊不知罹患糖尿病的年齡層卻逐漸下降。

高雄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沈峰志醫師表示,據糖尿病學會透過健保資料庫的統計發現,2000年小於40歲的患者約為4.9%,但到了2009年已增加至5.5%,顯示糖尿病患者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過去糖尿病患年齡多發病為40歲以上,但現在愈來愈多20多歲年輕人也患糖尿病,主要是肥胖所致。

血糖控制不佳  恐提早10年有併發症

近年來受飲食西化影響,國人飲食習慣改變,喜好攝取速食、含糖飲料,提醒身體質量指數BMI若大於24就代表過重,應要小心。除了肥胖,其他像是有家族史、高血壓、膽固醇偏高、三酸甘油酯過高、低密度膽固醇過低、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缺乏運動者等,只要符合2項危險因子都屬於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醫:高危險族群應定時測量血糖

沈峰志醫師表示,據糖尿病衛教學會2011年針對糖尿病患的自我管理控制統計發現,只有約3成的糖尿病患的糖化血色素低於7%的標準,顯示有在積極控制血糖的病患仍不高;而血糖若控制不佳,較容易提早產生併發症,如眼睛、腎臟等病變,恐會提早10年發生。

因此,定期的自我測定血糖可做為糖尿病藥物調整及食物控制的依據,並可預防併發症的出現。但是要在何時測量血糖值呢?測量後的標準值又是如何?

正確血糖測量
●血糖濃度:
1)空腹8小時血糖介於100mg/dL,飯後2小時介於140mg/dL,即為標準。
2)若空腹血糖超過126mg/dL,飯後超過200mg/dL以上,糖化血色素6.5%以上,連續兩、三天以上出現異常數值,且伴隨有吃多、喝多、尿多等症狀,就要當心為糖尿病,其中糖化血色素是一個可知道過去3個月血糖的指標。

●血糖測量時間:
1)空腹血糖:次日早餐前即空腹8小時的檢測。
2)飯後2小時血糖:每一餐吞下最第一口飯後2小時檢測。
 
血糖控制+良好生活習慣    避免成為糖尿病患

研究發現,血糖高的人透過減重及飲食控制,3成5的人在10年內可避免進展成為糖尿病,但若完全沒控制血糖,約4成的高危險群會發展成糖尿病。沈峰志醫師也呼籲民眾,預防勝於治療,平時攝取均衡飲食,最好少鹽、少油、少糖、高纖,養成運動習慣、保持正常體重,早睡早起不熬夜、避免抽菸喝酒,才是減少罹患糖尿病的根本之道。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根據統計,我國過動兒盛行率,大約落在百分之八左右,但因我國家長,甚至較為偏鄉地區的保守觀念,諱疾忌醫情況至今仍尚未大幅改善,導致過動兒診斷困難,多半被家長教訓完、罵完,且持續好一段時間後,才被帶到兒童精神科就診,也因此,造就許多過動兒,合併憂鬱、躁鬱,以及自信心不足...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食安危機四起,民眾所吃下的東西,未必安全,日前,就有醫院毒物科研發出一款,透過尿液篩檢,就能知道人體裡含有那些毒素,經該院進行小規模的實驗後,竟發現,高達半數的受測者,被驗出含有三聚氰胺,三分之一的受測者,遭驗出瘦肉精,研究結果令人咋舌!  經小規模研究 ...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中秋節將至,家家戶戶不外乎團圓烤肉,但在這歡樂的氣氛下,恐怕將不知不覺吃進過多的蛋白質、油脂等,對於痛風、糖尿病、腎臟病患者都會造成負擔,因此,營養師建議若有要食用燒烤類的話,不妨改以素烤搭配自製的沾醬、無糖飲料和水果,不但可以減少熱量攝取,更能享受美味兼顧健康。...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現代人的生活習慣改變,使得下班、下課後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坐在電視機前、書桌前,甚至是電腦桌前,在加上嘴裡不停的吃東西,以致於肥胖人口正逐漸增加,但你知道嗎?其實看太多刺激的動作片,也是造成變胖的因素之一,根據美國康乃爾大學一項研究指出,民眾在觀看動作片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