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健康有撇步 桌跑辦公健康都兼顧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想要身體健康,快樂運動非常重要,而目前正夯的運動項目,就屬跑步了!其實,跑步也有其道,如何跑才會健康,如何跑才正確,也是門大學問,而且想要健康跑步有撇步。目前岱宇國際公司有推出帶桌子的慢步機,可在桌面上放置電腦、書籍、文件等辦公用品,提供喜愛跑步運動者另一種選擇;World

Gym健身俱樂部運動教練Andy老師指出,運動能促使腦內啡分泌,可使心情愉快,能一邊跑步運動,又能辦公,是很好的設計,對於平常沒有時間運動的人,使用桌跑慢步機運動,一定會產生很大的效應。

慢步機可設定速度 時速0.8-6公里

岱宇國際公司所研發生產的該款慢步機,速度最高設定在每小時6公里,最慢速度則是每小時0.8公里,可讓使用這台慢步機的運動者自由選擇運動速度;Andy老師並表示,跑步並需姿勢正確,因姿勢不正確,反而較易有運動傷害。因為地心引力關係,重量加上速度,容易讓跑者出現膝蓋與下背部受傷。

一般以時速2-3公里來快走,1小時大約就能消耗掉300卡熱量,也就相當於一碗白飯的熱量;Andy老師並指出,運動不只是減重,對於平常工作忙碌的上班族,其實,要消除疲勞,並不是回家倒頭就睡,而是應該要藉由運動來使疲勞放鬆,才能使工作緊張所堆積的乳酸與壓力釋放。

運動前要暖身 衣服鞋子配備要齊全

對於想要以跑步健身,首先就是要有良好的配備,才不會造成運動傷害;Andy說,可以選擇快速排汗的排汗衣,因為排汗衣能將汗與熱氣迅速排除,並且透氣好。千萬不要選用棉質衣服,因為大汗淋漓,棉質衣物會吸汗,反而會讓身體感到更重。另外,就是要有一雙專業的慢跑鞋,來保護腳踝,鞋底要有橫切直線,可以防滑,至於多功能鞋則不恰當。

任何運動,在運動前的暖身非常重要,即使是在時速0.8公里的慢步機上也需要;Andy指出,初學者的強度不要設定太高,時間也不用太長,即使是只有運動10-15分鐘,而暖身運動也應該要執行大約5-10分鐘,肢體、肌肉與關節都能做到有出汗的地步即可,尤其是冬天就更是需要暖身。

運動不等於累

有不少人都知道運動有益健康,但常常是雷聲大、雨點小,甚至是在做了幾次運動之後,因為累到不行,而放棄了運動;Andy老師表示,運動千萬不要與累畫上等號,確實是有很多人都對運動有這樣的迷思。其實,運動需要養成習慣,且在第一個月時先進行低強度,而且時間只需10-15分鐘即可,第二個月再加到中低強度,再增加時間,依個人狀況慢慢增加,讓運動成為日常生活,才能獲得運動所帶來的好處。

近年來,常傳出科技新貴因為過勞死案例,讓人不勝唏噓!Andy老師即指出,竹科雖然有些科技大廠設有運動健身房,但是確實是沒有多少人會走進去運動,大家都太忙於工作;若是有可以一邊工作,又能一邊做跑步運動的慢步機,讓這些科技新貴使用,相信一定能讓他們更能因為運動促進了腦內啡分泌,又增進了身體健康,而能使工作更有效率。

慢步運動好處多多 可維持強健體適能 

Andy老師表示,跑步運動可以消耗熱量、增加心肺功能、增加肌力與肌耐力,心肺功能好,則是指運動後心跳恢復的時間快,而且這是可訓練的。至於增加肌

力與肌耐力更是重要,因肌力與肌耐力好,就代表體適能好,而體適能即是平常生舌的應付能力,這些都可藉由全身性的跑步運動來達到。

對於想要一邊跑步運動一邊工作者,選擇一台安全的桌跑慢步機就非常重要;Andy老師說,要看書或是打電腦時,就可以將速度調慢,而且又有安全夾可以在發生狀況時停止慢步機的運轉,即可讓從事跑步運動者避免跌倒。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518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芊聿/台北報導】1名23歲女大學生因為反覆牙齦腫痛,且刷牙流血至牙科求診,檢查後發現口內牙肉紅腫流血,X光片顯示多處牙齒周圍齒槽骨流失及破壞,確診為青年型牙周病(侵襲性牙周病)。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牙周病科主治醫師尹慧君表示,青年型牙周病患者多為身體健康的年輕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47歲的陳太太罹患躁鬱症已有7年的時間,性情溫和的她,每當躁期發作,就會到處找人吵架,將家中的每個人都罵過一輪她才甘願,家人永遠抓不住下一秒鐘陳太太是否又會再度引爆家庭戰爭,大家生活得戰戰兢兢,也不敢提醒她吃藥,不想找罵挨。後來在醫師的建議下,改以「新一代」每月一針長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高齡化而來的慢性病問題,兩岸如何因應?「慢『調』斯理養出健康—雙城健康講壇」日前邀請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長賈偉平、振興醫院院長魏崢等四位分屬兩岸的重量級醫師,分享糖尿病、心臟病、癌症治療最新趨勢。針對防癌養生之道,兩岸專家不約而同指出,飲食控制、運動習慣,保持樂觀才是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根據衛福部107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顯示,惡性腫瘤為死因之首,其中又以肺癌蟬聯第一名。而這陣子因肺癌殞落的名人很多,導致民眾提到肺癌便心驚膽顫,更讓患者陷入恐慌。在所有肺癌分類中,又以肺腺癌所佔比例最高,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發現時往往為病況較嚴重的後期;近年來,標靶藥物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