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兒童心臟病篩檢 迎接「心」人生

兒童心臟病篩檢 迎接「心」人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3歲謝同學目前將升國二,國小時是網球校隊,卻在一次心臟病篩檢中發現罹患先天性心房中膈缺損,最後透過心導管手術治療,不僅恢復順利,還成功考取國中體育班,推翻過去心臟病兒童,給人體弱的印象。

花蓮慈濟醫院小兒部主任鄭敬楓表示,心房中膈缺損是最常見的成人先天性心臟病之一,

許多患者常在兒童時期被「漏診」,有些人到了10幾歲,才因為肺動脈相對狹窄的心雜音,被診斷出患有心臟疾病;甚至有人到了4、50歲,因肺高壓導致會喘,才被初次診斷出患有心房中膈缺損。隨著年齡增長,若沒有獲得治療,將會造成右心肥大,心衰竭、肺動脈高壓、心律不整等問題,成為心臟的不定時炸彈。 

從去年開始,臺灣兒童心臟學會與花蓮慈濟醫院、門諾醫院醫師合作共同舉辦「花蓮縣學童心臟病篩檢」,針對花蓮縣國中小學進行心音、心電圖全面篩檢。今年度的篩檢中發現,在1萬1057位學童中,有390名學生的心音圖或心電圖異常,進一步做身體理學檢查,發現疑似患有心臟病者達83位。近2年來,在篩檢中意外發現罹患「先天性心房中膈缺損」的學童共有4位,所幸在治療後,恢復狀況相當良好。

鄭敬楓表示,心房中膈缺損無法光靠心電圖完全診斷,還需要配合聽診時出現心雜音,才能明確判斷。心導管閉合術主要是透過兩片傘狀結構,放置於左右心房,將心房中膈缺損夾起而關閉。其優點是,可避免胸前長長的疤痕、全身麻醉,以及漫長的復原期間,效果也等同開心手術,成為患者一大福音。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94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62歲的沈先生,有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腎衰竭合併血液透析病史,3個月前發現右大足趾出現潰瘍壞死壞疽傷口,先到醫學中心求診,後找心臟血管外科醫師診治,經檢查發現,右腳動脈嚴重鈣化阻塞,且已有輕度發燒,嚴重度評估為第6期,需立即打通血管,控制感染,才能有機會保住右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迎接冬令進補季節,許多民眾都會趁著機會好好進補身體,但要注意,像是進補食材裡的當歸,因具有抑制藥物代謝酵素,恐會延長凝血時間,使人體分解藥物速度變慢,作用恐長達數小時到數天,若平時有在服用預防栓塞的抗凝血藥物患者,像是Warfarin,就可能使食物和藥物交互作用,反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日前消基會抽驗市售薑黃粉,發現重金屬鉛、鉻嚴重過量,長期食用恐危害人體健康,甚至引發致癌的可能性。如何挑選薑黃才能安心食用呢?專家表示,粉狀的薑黃粉容易摻雜不明成分,增加色澤或增加重量,就可能含有重金屬,建議購買薑黃片或整根薑黃。 採收期不同 薑黃顏色深淺不一 薑黃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晨霈報導) 季節交替之際也是流行性感冒好發時期,其中幼童感冒常伴隨出現發燒症狀,對於是否給予退燒藥,家長常常無所適從。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提醒民眾,當幼童出現不明發燒症狀時,應立即就醫治療,切勿自行給予退燒藥,以免延誤疾病治療。給予退燒藥應掌握發燒三階段,於「發熱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