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冬季滋補養生請避開5大誤區

冬季滋補養生請避開5大誤區

進補不當反損健康。很多人入冬以後,會出現口腔潰瘍、上火、肚子脹、便秘、睡不著等症狀,原來是滋補品吃多了。專家提醒,人們在滋補中,最常犯的就是以下幾個誤區。

  補得太早中醫認為,最好的進補時間是從“冬至”開始,到“三九”結束,一共27天。這時進補可以為來年春天預防傳染病、增進體質打下基礎。但很多人一進立冬,就已經迫不及待地開始進補,這時天氣還非常乾燥,補多了很容易破壞身體氣血平衡。

  補得太多“不該補的人亂補”是冬令進補中一個常見的誤區。對於體質比較好、能正常進食的年輕人來說,不提倡進補。真正要補的應該是年老體弱者,以及亞健康的人群。

  補得太貴燕窩、人參、阿膠、冬蟲夏草,這些昂貴的滋補藥材,作用被吹噓得越來越神化。沈雁英說,其實完全沒必要迷信它們,銀耳就可以代替燕窩,大棗就可以代替阿膠。

  補得太亂不少人在進補前,還搞不清楚自己是什麼體質,就亂吃一氣。

  只補一種一提到進補,就是羊肉,或者只補大棗、核桃,這樣很容易造成體內營養失衡。沒有一種補品包含所有營養,所以一定要多吃幾種。

  專家建議,如果身體出現不適,到醫院又查不出毛病在哪兒,那就屬於應該進補的人群,可以根據相應的症狀吃進補食物。如沒力氣、打不起精神,最好喝點雞湯、排骨湯;頭暈眼花、臉色黃、月經量多,最好喝點當歸生薑牛肉湯。

  膏方是一種能在腸胃中緩慢吸收的長效補藥,特別適合亞健康的人冬天進補。專家提醒,不要盲目相信網上流傳的千篇一律的膏方,而應該到正規的醫院,請醫生幫你分辨體質,然後選擇適合的處方。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綜合報導】衛福部食藥署公布7、8月的市售進口及國產農產品農藥殘留監測,與地方政府衛生局共同執行「110年度市售蔬果農產品農藥殘留監測計畫」,抽查後發現:大潤發、家樂福、全聯、台北微風超市與知名火鍋店「溫野菜」日本涮涮鍋的菜等產品都中鏢。 ▲食藥署針對農產品進行農樣殘留監測,發現...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第14輪疫苗將加開混打,明(19)日開放預約,11月20日、21日兩天開始施打。混打資格為AZ疫苗第1劑滿8週,尚未接種第2劑,這些人可選擇BNT或莫德納疫苗,當然繼續打AZ也可以。 第14輪加開混打預約 週末施打 指揮中心開放A...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詹舒婷/台北報導】隨著歲末年終與春節到來,台灣防疫措施正面臨台商返鄉潮的考驗。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2022年要開放外國人入境,需先觀察春節放寬國人返鄉探親的狀況再做評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近日公布春節專案的「7+7」施行細節,並於昨(17)日上午10點開放第1階段集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