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勇敢抗癌! 肺腺癌腦轉移活得精彩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52歲的曾小姐,3年前因連續數月不停乾咳,多次求診仍未好轉,到醫院接受胸腔X光片檢查發現,竟罹患晚期肺腺癌,開始接受藥物治療延緩病情;1年後追蹤檢查,卻發現肺腺癌腦轉移,讓她一度崩潰,在老公及醫師的鼓勵下,繼續勇敢接受治療。如今兩年半過去,曾小姐站出來呼籲病友,把握機會積極接受治療。

「此生我最感謝一直陪伴在身邊從不缺席的丈夫,以及主治醫師蔡俊明主任!」曾小姐語帶哽咽的感謝,並送上花束給伴隨她堅持治療的兩大精神支柱。

曾小姐說,得知罹患肺腺癌後,經由醫院轉介到台北榮總胸腔部胸腔腫瘤科接受治療,當她告知醫師害怕化療的副作用,剛好病情符合申請健保第一線標靶藥物治療,之後因藥物副作用影響肝功能,醫師建議改用另一種標靶藥物,迄今病情穩定,「蔡俊明主任是我遇見最細心照顧病人的醫師」。

「我不是病人,我是一個快樂的人!」曾小姐將疾病經驗轉變成助人的動力,站出來呼籲,病友只要勇敢積極接受治療就有機會,並用最樂觀正面的心情,去享受每一天。

台北榮總胸腔部胸腔腫瘤科主任蔡俊明表示,晚期肺癌腦轉移大約每3人就有1人,且因腦部組織有血腦屏障,需使用分子較小的標靶藥物治療,目前健保署在今年11月1日開始,新增第二種健保給付標靶藥物,對於肺腺癌局部侵犯性或轉移性有較佳的治療效果。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11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腫瘤科門診中,一名七旬老翁求診時已經是晚期肝癌,腫瘤轉移到頸部的淋巴組織,日漸增大的腫塊不僅影響吞嚥功能,也導致睡眠品質不佳,更辛苦的是,老翁在接受一線標準標靶藥物後的效果有限;承受副作用後也未發揮抑制腫瘤的效果,內心逐漸排斥服藥,中斷服藥的因素也間接導致了治療效果不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癌症患者的口腔照護容易被忽略,尤其在化學與放射治療過程中,大部分患者因為口腔黏膜受傷出現口乾、吞嚥困難、疼痛、口腔黏膜炎等問題,此時一旦疏忽照護,不僅原本已受損的口腔黏膜更難癒合,甚至延宕治療引發感染危及生命。口腔癌正確清潔 降低重症機率北醫大口腔醫學院鄭信忠院長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70多歲老翁短短數個月內兩、三度因感染嚴重肺炎住院,每次出院時明明細菌已被完全殲滅,沒想到仍不斷復發、頻繁進出醫院。原以為只是年紀大常見的免疫力低下感染,所幸老翁子女是醫檢師,警覺老爸血液抹片特徵異常、並在醫護人員積極進一步檢查下,意外確診罹患多發性骨髓瘤,緊急轉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韓國實鏡綜藝節目「我獨自生活」描述藝人一個人生活情景,也引發「獨活」熱門話題!不單單在韓國出現普遍的「獨活」現象,根據台灣統計報告,近年來個人戶數逐年增加,目前更突破300萬戶,佔全國家庭總戶數超過34%,也就是平均每三戶就有一戶是獨居者,顯示「獨自生活」有愈來愈普遍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