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台灣女性活得比男性久 晚年卻多生 8 年病 | 健康達人網

台灣女性活得比男性久 晚年卻多生 8 年病 健康達人網

活得久一定比較好嗎?根據統計台灣民眾平均壽命逐年增加,102 年平均壽命達 79.86 歲,其中女性達 83.3 歲,但同樣根據統計顯示,女性的健康餘命()卻比男性低,代表雖然活得久,但其實活得不健康,身心可能受到病痛與傷害。

傳統的觀念一直認為只要活得長壽就是幸福,但只要你我環顧一下自己的親朋好友,便可發現這種想法不一定是對的,關鍵在活得健不健康。根據內政部統計處資料顯示,台灣民眾自 2003 年起,10 年內平均壽命增加了 2.51 歲,達到 79.86 歲,其中女性為 83.3 歲,男性為 76.7 歲。然而東海大學統計學系教授林正祥的統計卻給了這個長壽的景象全然不同的解讀。

女性活得久 卻病痛不健康

平均壽命是以剛出生的嬰兒來看,他一生大約可以活幾歲;如果從 60 歲的人來看,平均壽命減掉他的年齡,這個數字稱為平均餘命;在平均餘命中,身體、心理、人際關係都保持正常健康,稱為健康餘命。

根據林正祥的統計,台灣 60 歲以上民眾平均餘命為 19.626 歲,但健康餘命為 9.326 歲,佔比 48%,代表民眾在 60 歲以後,有超過一半的時間並不健康。這個百分比隨著年齡上升逐步下降,到了 80 歲,只剩 39%。

而兩性在健康餘命方面也有差距。台灣 65 歲以上長者男、女性健康餘命分別為 85% 及 77%,差異約為 8%,意即女性平均壽命雖較男性高,但健康餘命百分比卻比男性低,顯見其生命末期飽受折磨時間較男性長,過得更辛苦。這個比率若轉化為年齡,以平均壽命為基礎推算,女性不健康存活年數比男性多出 7.73年

這項研究根據「台灣地區中老年人身心社會狀況長期追蹤研究調查」資料進行分析,資料分別從 1989 年至 2011 年間七次調查而得,至於健康的標準,則是以 ADL (日常生活功能)做為基準。

台灣女性活得比男性久 晚年卻多生 8 年病 健康達人網

代謝症候群成為主要健康威脅

林正祥表示,面對未來高齡化社會以及少子化的衝擊,最好的因應之道就是及早照顧自己的健康。他還提到,到了 2016 年,台灣老年人口正式超過孩童,人口年齡中位數首度超過 40 歲,15 至 64 歲的勞動人口從那年開始從 1737.6 萬人開始每年以 13 萬人數減少,10 年內將少掉 7.8%,那一年高中職畢業人數將劇減四至五萬人;而前年龍年出生人數是 1.2 萬人,到了隔年就下跌到 0.7,遠遠低於維持人口數的 2.1 人(人口替代率)。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常務董事許惠恒醫師表示,民眾老年後身體最大的問題,是中年開始之代謝症候群所引發的慢性病如心臟病、糖尿病、腎病以及高血壓。根據衛福部 102 年所公布的統計,由代謝症候群引發慢性病之死亡率,佔國人十大死因合計超過 31.1%,已超過癌症的 29%。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會交互影響產生「三高共病」現象,除了平日保持健康生活型態外,更應養成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以確認血壓、血糖、血脂都在控制中。

台灣女性活得比男性久 晚年卻多生 8 年病 健康達人網
(圖片來源: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

許惠恒表示,控制高血壓可以降低 35% 至 40% 中風發生率、20% 至 25% 心肌梗塞及降低超過 50% 心臟衰竭機率。民眾可以天天量測血壓,並且注意自己的飲食,國外研究指出每減輕 10 公斤體重,收縮壓可以下降 5-20 毫米汞柱 (mmHg),不過減 10 公斤不容易,其實減 5 公斤就已經可以看到效果。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也在即日起在全台舉辦免費巡迴健檢活動

註釋
健康餘命觀念是由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有鑑於醫療技術發達,平均壽命延長,但生命質的改善和量的增加等同重要;但隨著年歲的增長,生理與心理大多會有所變化,個體常因老化會帶來許多病痛和不適,導致生活上的不便,甚至失能需要人照顧。因此「成功老化」概念應運而生,增長健康餘命,長壽才有真正的價值。(回到本文

 
台灣女性活得比男性久 晚年卻多生 8 年病 健康達人網
選擇低糖配料 有糖尿病也能吃冰
台灣女性活得比男性久 晚年卻多生 8 年病 健康達人網
吃水果好處多 注意攝取份量
台灣女性活得比男性久 晚年卻多生 8 年病 健康達人網
哪些行業容易中風 心臟病?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蔡孟泓報導)手腳關節腫脹 上下樓梯舉步維艱58歲的邱女士是類風溼性關節炎病患,2年前某天早晨突然無法起身,手腳關節發生腫脹,上下樓梯都舉步維艱,回診檢查才發現,類風溼性關節炎發作,原本使用的藥物控制病情有限。邱女士回想,類風溼性關節炎發作時期,關節嚴重腫脹疼痛的狀況,讓她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過年聚會,大吃大喝小心會致命!飲食不節制、不忌口,許多慢性疾病都會發作。醫師指出,三高疾病、腎臟病、心血管疾病病患,若是攝取過量高脂肪飲食,可能導致病情控制不當,引發中風、心肌梗塞等致命疾病。血管彈性功能較差 血管阻塞恐猝死根據國健署105年成人健康檢查統計資料顯示,4...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早期無症狀 攝護腺癌骨轉移率高達三成根據衛福部統計,攝護腺癌為台灣男性第五大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有逐年攀升的趨勢。攝護腺癌早期沒有症狀,等到身體不適時就醫檢查,往往已經發生轉移,而新診斷的病患已發生骨轉移的機率就高達三成。台中童綜合醫院泌尿科歐宴泉醫師解釋,攝護腺與薦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07年春節假期即將到來,為避免使用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民眾用藥中斷,中央健康保險署提醒,持有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民眾,若上次(上個月)給藥天數的最後一天(藥吃完日期),落在春節期間107年2月15日至107年2月20日者,可提前春節前10天起領藥;離春節假期只剩三天了,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