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的養生法|《按節氣顧五臟,吃出好體質》

現代人隨著生活水準不斷提高,飲食觀念有所轉變,開始注重飲食均衡。人與自然是一個整體,人的內在環境無時無刻都受到外界環境變化影響,如四季氣候的變化,東南西北等地理位置、風土人情、飲食習慣、年齡、體質差異,甚至工種不同、男女之別等因素。在實行養生時,都要考慮到這些差異,要因時、因地因人制宜。

 

因時制宜

因時制宜就是按照時令、節氣的陰陽變化規律,運用相應的養生手段,保證健康長壽的「天人相應,順應自然」的養生方法。例如夏季天氣炎熱,陽氣旺盛,人體會受到大自然的陽氣影響,呈陽亢之勢,若內熱積滯在人體當中不能發散,就容易生病,因此夏季適合吃清熱祛暑、瀉火除煩、生津止渴的食物。一年四季有寒、熱、溫、涼之別,食物也有清涼、甘淡、辛熱、溫補之分,所以養生應當順應四時之宜,順應四季變化規律,適時飲食。

一般來說,春季氣候轉暖,萬物生發,與肝相應,故食宜扶助陽氣,如香菜、蔥、大麥、小麥等;夏季氣候炎熱,萬物繁盛,與心相應,故食宜清熱化濕、健脾開胃,如綠豆、紅豆、西瓜、烏梅等;秋季氣候涼燥,萬物肅殺,與肺相應,故食宜養陰潤燥,如雪梨、百合、銀耳、燕窩等;冬季氣候寒冷,萬物收藏,與腎相應,故食宜滋補腎精,如黑芝麻、枸杞、黑豆等。

按照季節吃當季食物,可使人體與大自然相應,身體充滿活力。有些催熟的食物不只味道不好,吃了還可能生病,就是因為在它的生長過程中用了很多化學藥劑。所以,吃東西一定要吃當季,不僅經濟實惠,而且對身體好處多多。吃食物不能只為嘗鮮或尋求心理上的滿足,吃得放心、健康才最重要。

 

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指順應環境而養生。環境包括自然環境與人工環境,而傳統養生主要重視自然環境。

《黃帝內經》中曾提到「東方生風」、「南方生熱」、「中央生濕」、「西方生燥」、「北方生寒」,表明不同地域的六氣特點有所側重。除去不易把握的流動的風,溫度、濕度所表現出的寒熱濕燥等地域特點,比較容易把握。

在寒濕較重地區:養生以溫陽除濕為要。居處宜選在地勢較高、溫暖朝陽的地方,注意居處和衣著的保暖防濕效果;飲食上可多吃含動物蛋白的牛、羊肉,以及辛香燥熱的食物;運動要注意達到身熱微出汗的程度,保持陽氣和精神振奮。

在寒燥較重地區:養生以避寒就溫、斂陽固精為要。居處宜選在地勢低平避風且溫暖朝陽之處,注意居處和衣著保暖;可在皮膚上適當抹一些油脂以保暖防凍裂;飲食上可吃動物蛋白以增強熱量,宜溫補忌寒涼;保持情緒飽滿平靜,多運動增強耐寒能力,以身熱微汗為準。

在濕熱較重地區:養生以健脾化濕,增強自我調節能力,使陽氣既不內斂又不過分宣洩為要。居處宜選地勢高、通風好的地方;飲食宜清淡而富於營養,少食油膩滯氣之物,可適量吃一些芳香化濕、生津利尿之品;運動量不需太大,調神要做到神清氣和、愉快歡暢,使陽氣振奮、宣暢,增強調節能力。

在燥熱較重地區:養生以調養氣陰、保持陰陽的協調平衡為要。居處宜選在依山傍水、陰涼通風之處;宜食富於營養、生津多汁養陰之物;運動宜選在一天中的早晚陰涼之時進行,避免大汗耗氣傷陰,保持神情平和愉快,從而增強體質。

 

因人制宜

人的體質有差異,要區別對待。如陽虛體質的人,夏季最好食用一些溫性食物。又如南方濕潤,但當地人也不全是痰濕、濕熱體質。不管哪種體質,只要是有濕熱偏重等症狀,如皮膚濕症患者,都不可以常吃紅棗、糯米、芝麻等黏糯滋膩的食物,以免病情反覆發作、遷延難愈。

另外,男女在飲食方面也不盡相同,男人陽氣多,女性陰氣較濃,養生要針對特點選擇食物。小孩和老人飲食特點也不相同,小孩多以健腦強身為主,老人則多強調滋補肝腎、養虛補虧。

綜上所述,食物的養生調理不僅是針對營養物質的多寡有無,而要針對具體狀況,根據不同病證(病變的原因)、病位(病變的部位)、病性(病變的性質)及患者年齡、性別,結合食物的性味歸經來進行具體分析,從而選擇有針對性的食物,來幫助緩解病情、調養身體、提高身體抵抗力。

本文摘自《按節氣顧五臟,吃出好體質》一書第一章 順應節氣的食養地圖,時報出版

因時 因地 因人制宜的養生法|《按節氣顧五臟,吃出好體質》因時 因地 因人制宜的養生法|《按節氣顧五臟,吃出好體質》因時 因地 因人制宜的養生法|《按節氣顧五臟,吃出好體質》

精采摘文

順應節氣的食養地圖
人體中藏著季節的祕密
為何要根據節氣變化進行食養?
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的養生法
九大人群的節氣調養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中秋佳節將近,家人團聚時喜歡烤肉、吃月餅,更喜歡送禮給親朋好友表心意,但是這些贈禮、活動帶來的可是爆表的熱量,可參考專家特別提供中秋送禮、自用兩相宜的訣竅,讓大家在中秋節過得盡興,又能維持體態不發胖。 國民健康署長邱淑媞建議,關於送禮,可選擇 ●水果禮盒:選購季節性的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50多歲張先生,多年來咳嗽不斷、胸口悶悶的,以為是抽菸引起的「菸嗽」,但症狀愈來愈嚴重,最後連走路都會喘,感覺心跳快停止,就醫檢查結果更是晴天霹靂,確診罹患「菜瓜布肺」。醫師指出,目前菜瓜布肺在台無藥可醫,患者平均存活率不到一年,但國外已有標靶治療藥物可治療,希望...

閱讀詳情 »

   喔喔,下半身年齡初老了,怎麼辦? 骨科專家游敬倫醫師教你, 翹腳+連續弓箭步運動,找回下半身的青春活力!   ▲坐在適當高度的椅子上,翹起二郎腿般先做伸展,讓髖關節放鬆。 紓解髖關節僵硬,提升髖關節活動度。   ▲提升下肢整體機能,增強下盤力量,促進循環...

閱讀詳情 »

攝取高蛋白質的同時,擔心熱量也超標了嗎?可多吃瘦牛肉、雞胸、鮪魚。 我平日工作忙碌,所以也是標準的外食族。對於沒有時間自炊、大量運動的上班族來說,如果三餐外食還能達成塑身目標,一定再好不過!其實,只要懂得正確的外食,多數人都可以越吃越精瘦。 食物中含有各種營養成分,包括蛋白質、醣類、脂肪、維生素及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