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孕婦補血誤區紅糖不補血!

孕婦補血誤區紅糖不補血

補血對孕婦而言至關重要,因為它關係到未出生寶寶的健康,貧血可導致新生兒的多種疾病,同時也不利於孕婦的產後恢復。很多孕婦在補血方面存在著很多問題,下面就為您詳細的介紹。

  誤區1:只吃紅棗可以補血

  紅棗本身雖具有補血的作用,但若只單吃紅棗一樣東西,效果是相當微弱的。如果準媽媽想藉由食物來補血,我建議可以用紅棗搭配葡萄乾、龍眼等等食品一起吃,效果會比單吃紅棗來得有用。

  需要注意的是,長期服用紅棗肚子會容易漲氣,且會使身材變胖,準媽媽一天吃5到7顆就足夠了。

  生吃時,一定要將它消毒、洗淨,否則紅棗上可能會殘留農藥,對胎兒、孕婦產生不好的影響。此外,棗皮容易滯留在腸道中不易排出,因此吃棗時應吐棗皮。

  誤區2:紅糖有補血功效

  民間一直流行紅糖水可以補血的說法,女性在月經期以及準媽媽分娩後,都經常喝紅糖水來補血。然而,紅糖水並沒有民間傳說的補血等神奇功效。

  紅糖並沒有人們傳說中的“益氣養血”、“促進子宮收縮,排出產后宮腔內淤血,促使子宮早日復原”等神奇功效,事實上紅糖並沒有補血的有效成分,而且紅糖提純不夠,裡面還可能含有雜質。準媽媽在坐月子時多喝紅糖水可能損壞牙齒,還會加速準媽媽出汗,不利於準媽媽身體的迅速恢復,甚至使準媽媽有中暑的可能性。

  準媽媽要在產後迅速恢復,補水最好選擇白開水、礦泉水,另外還可以從蔬菜、水果中多獲得水分等營養物質。

  誤區3:牛奶雞蛋夠營養

  牛奶的鐵含量很低,且吸收率只有10%.雞蛋中的某些蛋白質還會抑制身體吸收鐵質。例如,用牛奶餵養的嬰幼兒,如果忽視添加輔食,常會引起缺鐵性貧血。因此,牛奶雞蛋雖然營養豐富,但要依賴它們來補充鐵質則不足取。

誤區4:葷菜不利於健康

  部分女性受媒體廣告的誤導,只注重植物性食品的保健功效,導致富含鐵元素的動物性食品攝入過少。

  實際上,動物性食物不僅含鐵豐富,吸收率也高,可達25%.而植物性食物中的鐵元素受食物中所含的植酸鹽、草酸鹽等的干擾,吸收率很低,約為3%.因此,不吃或少吃肉容易引起缺鐵性貧血。

  誤區5:蔬菜水果不能補鐵

  許多準媽媽認為蔬菜與水果對補鐵沒有什麼好處。其實,蔬菜水果中富含維生素C、檸檬酸及蘋果酸,這類有機酸可與鐵形成絡合物,從而增加鐵在腸道內的溶解度,有利於鐵的吸收。

  誤區6:補血保健品可以代替貧血治療

  貧血是-種症狀,而不是獨立的疾病。在治療時必須明確缺鐵性貧血,市場銷售的各種補血保健品,雖然含有一定量的各種形式的鐵,對缺鐵性貧血有輔助療效,但因為鐵含量低,不能代替正規補鐵。

  看來,廣大的孕婦朋友應該將補血納入生活中的重要日程了,科學的補血為生產和新生兒做好準備。

來源:天天養生

相關推薦

唱紅外婆的澎湖灣的資深藝人潘安邦日前因腎臟癌病逝長庚醫院,享年才58歲,引起一片惋惜聲!腎臟癌較不容易被發現,患者多半發現時皆已癌症晚期,根據國健局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腎癌約佔泌尿器官惡性腫瘤的20%,相當於五位泌尿性器官惡性腫瘤就有一人是腎臟癌。 腎臟癌在任何年齡均可發生,在40歲以後發生率就逐...

閱讀詳情 »

癲癇病友易長期且反覆發作的特性,造成許多家庭的恐懼不安,而社會大眾對病症的不瞭解,也讓患者在求學與職場上,容易受到不公平的對待。多發兒社會福利協會自民國96年成立以來,長期關懷這群被社會資源所忽略的病友,執行諸多計畫方案,如:醫療新知、衛教活動,期許社會民眾對癲癇此類慢性疾病認知瞭解,並適切提供醫療...

閱讀詳情 »

過年送禮少不了熱門的牛軋糖,但你知道牛軋糖吃多了,不但容易發胖、口渴甚至還可能導致齲齒的現象;旗山醫院營養師黃瑞培指出,有些民眾甚至想藉由牛軋糖補充鈣質,其實以一顆12公克的牛軋糖,只約僅含鈣量3至8毫克,大部分仍是以醣類組成,比黑芝麻、黑糖等的鈣含量還來的少。(圖片來源/資料庫) 尤其市面上牛軋糖...

閱讀詳情 »

近日一位保母照顧六個月大女嬰,因一時手麻無力失手,女嬰從近一公尺高摔落鋪有軟墊的地面,送醫六天不治;復健科醫師提醒,中年婦女的手麻,其實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尤其是最近年關將近,家庭主婦忙著大掃除、辦年貨,手麻無力的狀況更是常見,臨床病例就比平常多三、四成。 壢新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林頌凱表示,中年婦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