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微笑滿分!五件事打造一口好牙!!

微笑滿分!五件事打造一口好牙

一口好牙讓人笑起來自信加分,想擁有潔白乾淨的珍珠牙,口腔保健與牙齒的清潔相當重要……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諮詢/陳孟傑醫師(新禾牙科院長)】

到底一天該刷幾次牙?常嚼無糖口香糖好嗎?牙刷多久應該更換一次?…這些問題讓你迷糊嗎?別擔心,想擁有一口好牙,以下幾件事情,做就對了!

1一天刷牙兩次還不夠
很多人以為,每天早上起床及睡前刷牙,就可以避免蛀牙跟牙周病的風險,牙科醫師表示,理想的牙齒保健光靠一天刷兩次牙還不夠。事實上,每一次吃完東西,食物的殘渣就會引發酸性物質造成蛀牙,餐後刷牙才是最理想的潔牙保健方式,而且最好在吃完東西五分鐘之內刷牙,作用才大。如果出門在外刷牙不方便,也一定要漱口或多喝水,以減少口腔內食物發酸的機會。

 

2木糖醇幫助預防蛀牙
木糖醇除了是安全的代糖外,添加在口香糖中,還有預防蛀牙的功效。因為木糖醇無法被口腔的細菌分解產生酸,加上嚼食口香糖可以刺激唾液分泌,餐後嚼食無糖口香糖十分鐘,可以幫助移除牙菌斑,效果是刷牙的一半。如果用餐後不方便刷牙,不妨來顆含有木糖醇的無糖口香糖,當作輔助清潔工具。牙科醫師提醒,嚼食口香糖不能替代刷牙,想要不蛀牙,還是要勤勞刷牙、使用牙線。

 

3注意會蛀牙的食物
碳水化合物在發酵之後,會提供熱能與養分給口腔中的細菌,當中又以單醣類,如紅糖、白糖、蜂蜜、果糖最容易引起蛀牙,因為細菌會把糖分分解成葡萄糖及果糖,成為牙菌斑的基質,讓細菌容易黏附在牙齒表面,糖分被細菌發酵後會產生有機酸侵蝕牙齒;沾粘性強的食物會黏在牙齒上,不斷提供原料給細菌製造酸,增加腐蝕琺瑯質的時間;食物本身的酸度也會提供適合細菌生長的酸性環境,另外,也要注意,長期食用維生素C嚼片,沒有馬上刷牙,也會造成琺瑯質的破壞。

 

4定期清除牙結石
牙齒表面經常會有食物殘渣堆積,若這些殘渣未被徹底去除,會因細菌分解與唾液中的礦物質沉積,鈣化成牙結石。陳孟傑醫師指出,牙結石很難利用刷牙漱口去除,應該要定期洗牙,讓牙醫師以超音波將牙結石震落,或以器械刮除。陳孟傑醫師提醒,牙結石若未去除,會不斷刺激牙齦,造成出血及口腔異味,牙齦發炎會造成牙齒組織流失,牙齒鬆動,導致牙周病。

 

5正確使用潔牙工具
陳孟傑醫師表示,牙周病可能引發全身性疾病,不能小看,想要預防牙周病,光光靠一把牙刷還不夠,併用牙刷、牙間刷、牙線來去除牙齒與牙肉間的牙斑菌,才能有效預防牙周病。牙刷不必買太大,軟毛即可,刷牙時,牙刷一定要放在兩齒中間,認真的刷個五至七分鐘才能把整口牙刷乾淨;牙間刷的作用在於把齒縫間的污垢刷乾淨;牙線則能把清除齒縫裡的污渣,也可以把黏在牙齒的污垢弄乾淨。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因應11月20日國際兒童人權日,警政署與長庚醫院發表醫警合作守護兒少方案,希望藉由醫警同心合作,共同守護台灣未來世代,全力保護兒少安全,也向各界展現政府與民間的決心;這次也特別編印警政人員兒少保護手冊,且拍攝兒虐案件處理實境的教育訓練影片,協助第一線的警察同仁能了解執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台灣已於今年正式宣告邁入高齡社會,新北市65歲高齡人口也突破52萬人,面對整個社會人口的轉變,新北市也推動老人共餐、敬老老花眼鏡、動健康、公共托老中心、佈老時間銀行、青銀共居等創新政策,希望翻轉社會大眾對高齡者傳統刻板印象。此外,亞洲第一座青銀共創設計基地「銀光未來館O...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最近流感來襲,因此應多加注意與預防,尤其是高危險族群,更應該要小心!中醫師並提醒, 流感主要是透過飛沫將病毒傳播給其他人,特別在密閉環境中,空氣不流通,更容易造成病毒傳播;另外,流感病毒可短暫存活於物體表面,也可經由接觸傳染,要特別注意。多數自行痊癒 少數可能嚴重併發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依行政院環保署日前空氣品質預報,臺灣地區偏東風,西半部位於背風面風速偏弱,擴散條件稍差,易有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偏高情形。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若有眼痛、咳嗽或喉嚨痛等不適症狀,應避免戶外活動;特別是敏感性族群,如孩童、老年人以及患有心臟、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的成人,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