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慢性蕁麻疹難防 愛吃堅果也會發作

慢性蕁麻疹難防 愛吃堅果也會發作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普遍民眾都認為病從口入,只要不吃或少吃某些食物,就可以避免疾病找上門,對此,大林慈濟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吳政翰醫師表示,歐洲將飲食治療實際應用在慢性蕁麻疹,目前已收到不錯的成效,且這樣的治療的效果也由國外臨床研究證實,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慢性蕁麻疹,可從調整飲食獲得改善。

過敏找不到原因 恐是慢性蕁麻疹作祟

吳政翰醫師表示,超過6個星期的蕁麻疹即可能是慢性蕁麻疹,患者會有全身性搔癢的風疹塊,特徵是不定時的頻繁發作,且通常找不到原因,因此臨床上又稱此症為「自發性蕁麻疹」或「不明原因蕁麻疹」。

此外,慢性蕁麻疹與急性蕁麻疹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慢性蕁麻疹患者並非對特定過敏原過敏,也無法藉由一般抽血篩檢找到過敏原,所以,常常被民眾誤解,因此他建議患者不需過度浪費時間、精力,去尋找並不存在的過敏原。

飲食因人而異 蕁麻疹患者應避免食用堅果

根據國外研究發現,食品中的人工添加物可能與慢性蕁麻疹有關,不只如此,近年來也發現天然食物中的海鮮、堅果、蔬果、豆類,甚至於烹調所需的調味料也可造成類似反應。

雖然症狀看似過敏,但是原理與真正的過敏反應不同,這些食物因此被稱為假性過敏原,特別是有些患者只有在蕁麻疹發作期間對這些食物會起反應,平時吃卻沒有任何問題,在這樣的案例中,飲食雖然不一定是引發蕁麻疹的元凶,卻可以扮演搧風點火的角色。

因此,他強調是飲食建議必須因人而異,特別是堅果及蔬食近年來被提倡作為健康飲食的指標,但對於慢性蕁麻疹的病人來說,反而可能必須忌口。

改善慢性蕁麻疹 可從飲食開始著手

在治療方面,吳政翰醫師表示,目前尚無根治的方法,許多蕁麻疹患者必須長期依靠藥物才能維持正常生活作息,甚至於需長期服用類固醇,雖然東西方飲食文化有所差異,但他建議民眾若想改善慢性蕁麻疹,可從飲食開始著手,降低好發率。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入夏以來登革熱病例數不斷攀升,其中台南市、高雄市更是2大疫區,尤其台南市截至昨日,累積登革熱病例數已達670例,病例數呈現急劇上升趨勢,且已傳出首例因登革熱重症死亡,民眾應小心嚴防,不可輕忽。 太太、兒子皆為登革熱確定病例 疾管署已確認一例登革熱重症死亡病例,為7...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有人說,喝酒臉紅是因為體內代謝力好所致,也有人說是代表身體不好,所以,喝酒臉紅到底是不是件好事?根據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喝酒臉紅是因為體內缺乏一種「乙醛去氫酶(ALDH2)」酵素,若長時間飲用,酒精無法完全代謝,罹患食道癌的風險就會比不喝酒者高出50倍,且在台灣約有...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日劇、韓劇、陸劇等,只要掀起一股收視熱潮,不管該片有無在台上映,民眾都容易陷入追劇的狀態中,導致眼睛過勞,度數紛紛飆升!日前,就有一家4口因過度沉迷於武媚娘中,不只時間一到就坐到電視前,甚至精彩片段還用平板反覆觀看,使得各年齡層近視、散光、老花,度數加起來暴增50...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夏季氣候潮溼炎熱,是腸道傳染病的流行季節,根據疾管署調查結果顯示,有約五成民眾吃飯前不會用肥皂洗手,近四成民眾上廁所後未使用肥皂洗手。疾管署呼籲民眾,暑假不論出國旅遊,或參與國內休閒活動,應時常洗手及注意飲食衛生。 百起腹瀉群聚 4成民眾廁後竟未用肥皂洗手 根據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